专题四第1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习目标】基本要求:了解孙中山新、旧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及基本内容;认识新、旧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说明:教学中要注意比较新、旧三民主义,把握“新”的含义,认识其时代进步性。【自主预习】(1)1905年同盟会制定了“”的纲领;11月,在《》所写的发刊词中,第一次明确解释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后简称为三民主义。核心是。三民主义又被孙中山称为“”。描绘了振兴中华、实现近代化的蓝图。(2)新三民主义“新”的体现:在民族主义方面,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所突出的是,矛头指向清王朝;新三民主义则提出了的目标;在民权主义方面,过去只是抽象地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现在主张的民权;在民生主义方面,过去只有“平均地权”的政纲,现在则提出了的办法,承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的生活。因此,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又被中国共产党人称为和。(3)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反帝反封建)是基本一致的,因而它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和,这是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互动探究】1.阅读课文,完成同盟会的有关内容:(1)时间:地点:主要领导人:(2)政治纲领:(3)机关刊物:(4)同盟会的性质:(5)同盟会成立的意义:2.阅读课本,完成下列表格:三民主义内容对应的同盟会纲领思想内涵地位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3.新三民主义的“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新三主主义的提出有何历史作用?【基础训练】(特别提示:请把答案写在题号前面)1.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立于A.1902年B.1903年C.1905年D.1906年2.在同盟会的十六字政治纲领里,能体现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核心的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3.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孙中山先生最早提出了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这主要体现了他的A.民族主义B.民主主义C.民生主义D.民权主义4.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主要是指A.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奋斗目标B.资产阶级革命力量开始形成C.开始以武力反抗清王朝的统治D.它主张建立共和国5.孙中山阐发的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含义指A.贯彻平均地权的主张B.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C.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6.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是在A.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上B.《民报》发刊词中C.二次革命失败后D.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宣言中7.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因为它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相一致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帮助下形成的8.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最大特点是A.反对民族压迫B.反对封建统治C.反对满洲贵族D.反对帝国主义9.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在民权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因为它倡导A.反对帝国主义B.自由平等博爱C.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D.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10.孙中山在遗嘱中写道:“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核心主张是A.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B.反帝反封建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三、能力提升:(温馨提醒:仔细审题,认真解答)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奉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材料二在《遗嘱》中,孙中山总结数十年的革命经验:“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的是三民主义的哪一内容?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制定的宪法是什么?该宪法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政体?(2)根据材料二回答,孙中山晚年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简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