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知识梳理】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背景:完成后。2.提出: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3.提出的正确性:“双百“方针的提出。是为了摆脱苏联模式,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道路。贯彻之后科学文化事业繁荣的事实也说明了“双百”的正确性。4.地位和意义:(1)“双百”方针是党和国家关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2)符合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促进文艺繁荣、学术民主科技兴旺有重要作用。(3)在文艺界和科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学术文化各部门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现象。二、“双百”方针遭遇曲折1.原因:(1)毛泽东错误的将“双百”方针作为阶级斗争的手段。批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2)受“对立统一”思想支配,将“双百”方针的意义狭隘化。认为文艺上的“香花”与“毒草”对立统一,学术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统一。2.表现:(1)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2)表现在:观点的错判和对知识分子的错误批判,“文革”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对“双百”的窜改和歪曲,使文艺界出现“”的局面,而且科学研究几乎停止。三、文学艺术的春天1.到来的原因:后,“双百”方针恢复为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2.主要成就(1)文学上:数量大增,题材更加广泛。各个领域争奇斗艳,流光异彩。(2)学术和科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理论上摆脱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僵化思想,出现了许多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文明建设的新的见解。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日益繁荣。【思维拓展】1.“双百”方针的含义、实质和意义含义:在科学文化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具体地说,“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学艺术领域和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实质:就是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和多样割据,不是一“花”一“家”的单调形态。只要是赞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知识分子,便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者和建设者。“双百”方针是团结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情感纽带,是允许和鼓励不同观点、不同流派的文化形态自由发展的政策依据。只要符合繁荣社会主义的经济文化这一民族的最根本利益。只要有利于促进和体现社会的进步,就应该纳入先进文化的格局范围。意义:它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这两个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科学上不同的学派之间的矛盾同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问题,需要一条正确的路线去解决,而这条路线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2.通过学习“双百”方针的曲折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我们要接受历史的经验教训,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1)正确处理好科学、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国家的政策会给科学艺术产生重大影响,科学艺术不能政治化。符合学术和文艺发展规律和我国实际的政策会极大地推动科技文化的发展,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否则将阻碍科技文化的发展,严重阻碍现代化进程。(2)正确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使文艺更好得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3)正确的处理好科技文化的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坚持“双百”方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推动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加速现代化进程。【走进高考】例1.(08年广东文基,26)关于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不符合史实的是A.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B.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C.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D.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训解析:A由于一些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学术争论被说成是阶级斗争,所以说“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是不正确的。B、C、D三项符合史实。例2.(2009海南历史卷,22)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