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促成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鸡兔同笼》评课稿白银市二中刘尊斌2014年11月19日有幸参加了由白银市第十一中学组织的联盟学校“同课异构”教学教研活动,课题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鸡兔同笼》。通过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现将自己的点滴感悟和大家分享。“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它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三位老师虽说“同课”,但确实是“异构”,不仅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迥异的风格所产生的不同的教学课堂,不同的精彩,不同的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而且有利于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教材,改变教学方式,形成教学风格,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十一中学的刘彦清老师的课堂教学体现出他雷厉风行,干净利落的风格。教学设计完善,教学流程清楚,环节紧凑、流畅,由易到难,层次分明,知识梳理清晰,语言简练,有张有弛。他非常重视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老师做到心中有学生,与学生默契配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注重基本数学方法的培养与基本数学思想的渗透。把整个课堂变成了学生自主学习、展示评价、探索提升的学堂,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提高。并且在整个课堂中刘老师不断地巡视观察、点拨指导、用激励性语言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展示评价。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落实了“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理念,是一堂比较完美的数学课堂。二中的李玲老师,整个课堂水到渠成。从引入课题开始,不慌不忙,稳扎稳打,环节紧凑,承接有序,教态自然,表现非常成熟。呈现问题后,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强调过程的完善清晰。课堂中及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积极发表个人或小组见解。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理念,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主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从中学到了方法,提高了能力,获得了新知,完成了既定的各项教学任务。三中的刘晋彦老师的课堂教学体现出她沉稳、和善、细心、耐心的一面。她是以导学案方式教学,有条不紊地组织学生进行每一个环节的学习。虽然课堂气氛没有那么活跃,但整个课堂真实有效,力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体现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总体而言,是一节实际有效的数学课堂。尽管三位教师都精心备课,重视课堂中每一个环节的组织实施,但设想与结果总有距离,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刘彦清老师呈现问题后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少,幻灯片展示例题的规范解题过程的速度有点快,这些可能照顾不到少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李玲老师的声音偏小,语调平缓,可能在感染学生、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方面有点欠缺……刘晋彦老师由于利用导学案教学,而学生的展示面小,了解学生的学情就不够全面,评价语言稍显单一……总体说来,三位老师的教学各有千秋,都能按新课标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能力的培养。是真实,实在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