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课题8.1-8.2VIP免费

课题8.1-8.2_第1页
1/3
课题8.1-8.2_第2页
2/3
课题8.1-8.2_第3页
3/3
课题:8.1—8.2环境问题复习目标:从人地关系角度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我国的主要环境问题。复习重点: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的防治。考纲要求:1、环境问题的产生。2、环境问题的防治。3、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复习过程:一、自主复习(一)、课本知识点填充1、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1)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和,通过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向环境中排放(2)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时,环境也会反过来作用于人类。2、环境问题的表现(1)。举例:污染。(2)。举例:。3、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1)性:各地区由于经济结构、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不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有所不同:城市地区与地区的差别,发展中国家与国家的差别。(2)性:4、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1)人口压力:庞大的人口和较高的人口,对全球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形成巨大的人口。人口持续增长,对物质资料的和随之增多,最终会超出环境供给和消化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广大贫困落后地区,由于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生态意识淡薄,人们长期采用有害于的生产方法,而把无污染技术和环境资源的管理置之度外,结果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自然生产力下降,并形成恶性循环。(3)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传统的发展模式是关注的只是经济领域的活动,其目标是和利润的增长、的增加。在这种发展观的支配下,为了追求最大的,人们认识不到或不承认环境本身所具有的,采取了以损坏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其结果是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发达国家的“先,后”的道路不可取。因为其没有考虑到资源的长远价值,也没有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实际代价。盲目追求当前经济增长的结果往往与长期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5、小结:环境问题是伴随着问题、问题和问题而出现的,这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总体上讲,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二)、自我复习中的疑难问题二、重点难点精讲三、经典考题请把下列内容填入图中适当的空格中:A.毁林开荒,破坏植被B.水旱灾害,日益频繁C.粮食不足,单产不高D.开垦草场,牧业缩小E.破坏水利,水产资源枯竭四、巩固练习1.下列地区中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是()①西欧②日本濑户内海沿岸③美国东北部④非洲中部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有关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凡是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都叫环境问题B.人口数量越小,越有利于经济发展C.人类的自身生产不受环境承载量的限制D.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资源3.下列人类生产活动中,可引起生态破坏的是()A.围湖造田B.黄土高原上种草种树C.内蒙古高原上退耕还牧D.沿海地区发展近海洋养殖业4.日本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说明了()①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②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③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④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协作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环境问题具有区域性的原因是()A.各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B.各地经济结构、产业政策、环境政策的不同C.各地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差异D.各地风俗习惯和人口素质的差异6.绿色食品是指()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B.经济附加值高的食品C.有叶绿素的食品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7.挪威、瑞典许多湖泊鱼类大量死亡,其主要原因是()A.农业生产中大量作用农药、化肥等,有毒物质排入湖泊,鱼类中毒死亡B.工业生产中的废水未经处理,大量排入湖泊,使水中养分剧增,藻类过度生长,造成水中缺氧,导致鱼类死亡C.由于燃烧煤、石油等,加上天然森林被大量砍伐,产生“温室效应”,鱼类因不适应其增温环境而死亡D.由于燃烧煤、石油等,排出大量粉尘、SO2等有害物质,产生酸雨,导致鱼类死亡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主要原因是()A.海外侨民大量返回家乡B.向海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