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安吉县振民中学高三地理学案:自然环境的差异性1____【学习目标】.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及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学习重难点】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及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考点梳理】p53---54页全品考点总结,请逐一理解探究一、地理分异的基本规律见表格方法点拨的透彻性,你领悟吗?探究点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判读山地坡向和雪的判读,见p54页详解【真题】浓江流域位于黑龙江三江平原内,学者对其湿地的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景观优势度越高,表明一种或少数景观类型占优势)。读“1954年~2005年浓江流域湿地景观变化图”,回答1---3题。1.从1954年到2005年,浓江流域湿地的()A.景观优势度呈上升趋势B.景观优势度呈下降趋势C.景观多样性呈增加趋势D.各类湿地景观类型面积都变大2.近20年来,影响浓江流域景观多样性和景观优势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变暖B.人类开垦C.降水增多D.地壳抬升3.浓江流域湿地景观的变化,还会影响到流域小气候、生物多样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平衡性B.差异性C.整体性D.区域性疑难解析雪线高度不同:雪线含义:夏季气温小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来说,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如阿尔卑斯山脉);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如喜马拉雅山脉);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当堂训练】全品p50---51例三右图是“2009年某汽车拉力赛路线图”。据此完成8~9题。4.整个赛程中选手沿途看到的景观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热带荒漠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雨林5.盖勒敏地区终年降水稀少,但常有大雾,其主要原因是()A.大气中的水汽受到沿岸的寒流影响B.大气中的水汽受到沿岸的暖流影响C.终年盛行上升气流,将水汽带到空中冷凝D.终年盛行下沉气流,将水汽带到近地面冷凝读世界某局部区域示意图,回答10~11题。6.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分布正确的是()7.图中乙、丙两处植被的分布主要体现了()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课后作业】全品课时手册p21第十一讲综合题和例题【学后记】1\ABC答案:从旧金山到甲地途中,体现了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从甲地经过乙地至丙地,体现出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从丁地经纽约至华盛顿,体现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旧金山到甲地途中穿越美国西部高山地区,自然植被随海拔高度上升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原因:海拔高度不同,水热状况不同。从甲地经过乙地至丙地,自然植被依次为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原因:由于逐渐接近海洋,水分逐渐增多。从丁地经纽约至华盛顿,自然植被依次为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因:随着纬度降低,热量有所增加。解析第8题,出发地里斯本为常绿硬叶林,盖勒敏等地区为荒漠景观,达喀尔则为草原景观。第9题,盖勒敏沿岸为加那利寒流,受寒流影响,该地降水减少,常有大雾。答案8.C9.A解析第10题,甲、乙、丙处位于西风带,甲处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为森林植被;乙、丙处位于盛行风的背风坡,分别形成草原、荒漠。第11题,乙、丙两处植被是山地阻挡西风进入形成的,属于非地带性现象。答案10.B11.D解析第14题,从o→a,热量条件在不断增强,纬度越来越低,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o→b,热量条件在不断减弱,可能是纬度越来越高,也可能是海拔越来越高。第15题,从图中可知,非洲土地退化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答案14.D15.B解析第(1)题,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干旱的气候影响了其水文、地貌、土壤、植被等。第(2)题,植被破坏加剧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第(3)题,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某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