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一、学习目标: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从政治制度、经济政策方面分析理解古代经济政策的影响。联系明清时期西欧经济状况,比较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经济从长期领先于世界到逐渐落后于欧美国家的原因和表现。中国古代自然经济和“抑商”、“海禁”的苦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深刻教训。二、教学重难点:.比较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比较项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实施时期实施于战国时期,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封建社会衰落时期(明清)目的维护封建统治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基础,发展地主经济防御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体制内容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影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前期对古代农业发展有利,后来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2.“海禁”与“闭关锁国”的原因(1)从主观因素看:①从明朝中后期起开始,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古老的中国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落。封建统治者只能依靠强化君主专制、加强特务统治、大兴文字狱等手段,拒绝任何新事物的传入。②几千年来,我国经济结构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在落后闭塞的经济基础上产生出因循守旧、骄傲自大和闭关自守的思想。(2)从客观因素看:①从明朝中期到清朝前期,中国先后遭到外国骚扰和侵略,为了防御外国侵扰,封建统治者采取了消极的“闭关自守”政策。②清政府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后,各地反清斗争持续不断,东南沿海一带的反清斗争更是此起彼伏。尤其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同东南沿海和流亡海外的反清志士保持密切联系,为“反清复明”而斗争。这也是清政府实施闭关政策的一个客观原因。三、教学方法设计:讲述法、课堂讨论法、提纲挈领法四、分层次问题学习:(学生展示,教师点拨)一、重农抑商(1)产生于______时代,______在秦国的变法中将重农抑商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以后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将其作为基本国策。(2)基本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农为本,商业被称为“末业”。这个政策是中国历代王朝最______的经济政策。(3)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4)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沿袭农本商末的思想;盐、茶等重要商品的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组建庞大的______手工业。(5)影响:①积极性:一定时期(封建社会前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促进小农经济发展,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②消极性:在封建社会后期尤其是明清时期,不仅阻碍工商业发展,而且强化了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特别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二、“海禁”与“闭关锁国”(1)基本含义:明清时实行的一种经济政策,它______中国人民赴海外经商和______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正常贸易。(明代“海禁”源于防倭患,但并未禁止官方对外贸易;清代缘于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两者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2)影响: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一定时期维护了国家的安全。②局限性: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堵塞了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知识的渠道,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五、分层次问题检测(小组讨论,学生展示)1.(2011·海南卷)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这表明汉初()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2.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