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键学案化学键的相关知识: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作用微粒作用强烈程度存在的物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氢键的形成和它对物质性质的影响:(1)氢键不属于化学键,氢键是在形成,可以表示为:,形成氢键的连结氢元素的非金属元素必须具备的条件是:①,②。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元素有。(2)氢键对物质的、有较大的影响。如熔沸点反常的氢化物有:、、。(3)氢键的作用强弱决定于。(4)氢键有分子间氢键和分子内氢键,举例说明。三类化学键的比较: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作用微粒相互作用形成元素存在物质作用强烈规律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共价键的几个问题:(1)键参数:键长:。键能:。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是:键角:,键角可用来判断分子的。(2)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极性键非极性键形成元素存在物质存在物质举例(3)σ键和∏键:σ键∏键特点存在的化学键存在物质举例二、价电子互斥理论、分子的空间构型和分子的极性判断:1、分子的空间构型和分子的极性判断:(1)双原子分子由非极性键构成的双原子分子,由极性键构成的双原子分子。(2)多原子分子:分子类型空间构型分子的极性物质举例三原子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四原子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五原子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2、价电子互斥理论:中心原子价电子对=中心原子形成的共用电子对对数+中心原子孤对电子对数(中心原子形成的双键或三键只算一对共用电子)分子(离子)中心原子价电杂化类型VSEPR模型分子空间构型键角分子的极性子对CO2SO2H2O、OF2、HCNNH3BF3、SO3H3O+CH4、CCl4NH4+HCHO、COCl2物质的溶解性、酸性、手性分析:1、酸的溶解性的规律:(1)相似相溶原理——极性—极性、非极性--非极性易溶;极性—非极性难溶(2)两物质间如果可形成氢键可增加相互溶解。(3)两物质间发生反应可增加溶解性。2、酸性的判断规律:(1)酸的元数=酸中羟基上的氢原子数不一定等于酸中的氢原子数(有的酸中有些氢原子不是连在氧子上)(2)含氧酸可表示为:(HO)mROn,酸的强度与酸中的非羟基氧原子数n有关,n越大,酸性越强。n=0弱酸n=1中强酸n=2强酸n=3超强酸思考:已知硼酸(H3BO3)是弱酸,而亚磷酸是中强酸(H3PO3)(1)写出两种酸的结构式:、。(2)亚磷酸是元酸,写出它和过量的NaOH反应的方程式.(3)次磷酸是一种一元酸,化学式为H3PO2,它的结构为:。3、手性分子(1)手性分子的特点是:。(2)手性异构体具有不同的性质,一种手性分子有药物性,它的手性异构体可能就有反作用。生命科学上的药物合成所采用的方法是:。(3)有机分子是手性分子应满足的一般条件是:。如:。三、配位键与配位化合物:1、配位键:一类特殊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由一个原子单独提供。配位键的形成条件是一方有孤对电子,另一方有可容纳电子的空轨道。如NH4+、H3O+2、配位化合物:金属离子与配位体之间通过配位键形成的化合物。如:Cu(H2O)42+Cu(NH3)42+Ag(NH3)2+Fe(SCN)63-3、配位化合物的概念:(1)中心原子:。(2)配位体:。(3)配位原子:。(4)配位数:。(5)内界:。(6)外界:。(7)配位化合物的电离:如。等电子体:原子个数相等,价电子数相等的微粒。(有时也可是电子总数相等),等电子体的结构与性质相似。如:CO的等电子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