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市第四中学高中化学选修四《2.3.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学案【学习目标】1、能叙述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并能判断所给装置能否构成原电池;2、能表述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会判断电极的正、负极,能正确书写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3、能运用原电池的原理解释一些常见现象;4、能根据原电池的原理设计一些简单的化学电池。【重点、难点】重点: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难点: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一些简单的化学电池自主学习原电池:把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的装置。合作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思考:1.原电池的构成条件:⑴要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⑵要有溶液;⑶组成;⑷能自发的发生。2、工作原理(以铜锌原电池为例,如右图):(1)负极:,电子,发生反应;电极反应式:;正极:,电子,发生反应;电极反应式:。总反应:。(2)电子流向:从极流向极;电流方向:从极流向极。3、设计原电池请根据反应:Fe+Cu2+=Fe2++Cu设计原电池,画出装置图,写出电极反应式。4、原电池的应用(1)加速化学反应速率为什么实验室制H2时,由于锌太纯,反应一般较慢,可加入少量CuSO4能加快反应速率?(2)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3)试解释钢铁腐蚀的原因负极:,电极反应:;正极:,电极反应:;总反应:。Fe(OH)2转化为Fe(OH)3(反应方程式),Fe(OH)3脱水形成(铁锈的主要成分)。电化学腐蚀:。(4)制作化学电源【达标反馈】1.对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电子流入的一极为正极B.比较不活泼的一极为正极C.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D.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正极2.如下图装置能组成原电池的是()3.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与Y组成的原电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为()A.X>Y>ZB.X>Z>YC.Y>X>ZD.Y>Z>X4.埋在地下的输油铸铁管道,在下列各种情况下,被腐蚀速率最慢的是()A.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B.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C.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D.在含碳粒较多的潮湿透气的中性土壤中5.铜片、锌片连接后浸入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当导线上通过3.01×1022个电子时,锌失去电子_________mol,锌片质量减少________g。铜片表面析出氢气_________L(标准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