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18五四爱国运动[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一、“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1.一战爆发后,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快侵华步伐。1915年1月,提出“二十一条”,妄图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2.1919年巴黎和会上,欧美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3.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1.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游行示威。2.高潮: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上海的“三罢”斗争把五四运动推向高潮。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1)北京政府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2)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3)释放了被捕学生。[深化探究]探究点五四运动的爆发材料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思考上述言论应该属于什么宣言的一部分?如果运用此材料作为研究该运动的重要依据从中可以了解到该运动哪方面的信息?答案该宣言属于五四运动爆发时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从中可了解到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学界运动的目标是“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此次运动的主旋律是爱国主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三、五四精神1.爱国主义精神(1)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2)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3)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2.民主和科学精神: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民主和科学精神。3.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4.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文化启蒙构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深度点拨]“二十一条”是把中国的政治、军事、财政及领土完全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把整个中国变为日本的殖民地。这不仅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而且也威胁到美英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权益。[深度点拨]如何理解五四精神?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重点精讲]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从领导阶级看: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2)从革命指导思想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3)从革命的前途看:工人阶级不仅是为了砸碎一个旧世界,而且是为了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政权的新社会。(4)从时代特点看: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可见五四运动成为民主革命的一个分水岭,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近代青年学生把个人的命运始终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时刻听从祖国的召唤,每当祖国危急关头,总是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下列关于五四爱国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与日本侵华有关B.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C.无产阶级发挥领导作用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答案C解析在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只是在后期开始成为运动的主力,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而发挥领导作用的是先进的知识分子。2.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A.上海是最早的工人罢工的城市B.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答案D解析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引起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并积极投入到这场运动中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3.下图为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的20世纪早期一份报纸的一部分,它主要反映了()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B.五四运动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