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知识点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背景: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2.东欧剧变(1)实质: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2)概况①1989年,波兰第一个发生剧变。②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3.苏联解体(1)过程①1990年,苏共放弃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②1991年底,11个加盟共和国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2)影响: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戈尔巴乔夫改革知识点二和平与动荡并存1.原因(1)“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2)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2.特征:世界形势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3.表现(1)科索沃战争①背景:1999年,南联盟内部发生科索沃危机。②旗号:“人权高于主权”。③特点:北约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主权国家发起进攻。(2)国际恐怖主义:美国的“9·11”事件。和平与动荡并存知识点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原因(1)“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2)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3)其他国家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2.表现(1)欧盟:1993年,成立欧洲联盟,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2)日本: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3)俄罗斯:取代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并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国内经济不断好转,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改善。(4)中国: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3.特点: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4.认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跨世纪的世界格局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国内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发生了根本改变。但这不能说明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在蓬勃发展。二者只能表明苏联模式的失败。3.苏联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宣告了“冷战”的结束。4.“冷战”结束后,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交替时期,暂时体现为“一超多强”的局面,但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冷战”也宣告结束。(√)3.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后,世界形成多极化格局。(×)主题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影响1.美国在多极化趋势中的对外政策。材料: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据布什总统1991年致国会的咨文(1)根据材料分析,布什的话反映了美国的意图是什么?提示:称霸世界(建立一个单极世界)。2.多极化趋势加强的作用。材料:“冷战”结束……但是,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独断全面问题,美国比十年前更占优势,可是够讽刺的是,权力也更加分散。因此,美国能够运用来改造世界其他地区的力量,实际上也减弱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大外交》(2)据材料分析,美国称霸世界的目标能否实现?提示:不能。“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力量更加分散,多个力量中心崛起,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或多极化趋势加强)。3.多极化格局特点。材料:多极化格局的特点:……二是国际事务的决策和处理将变得更加民主。重大的国际事务将不再由一两个国家说了算。三是大国关系中将出现分歧和利益同在、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局面,主要领域的协调与合作将是未来多极格局中大国关系的主流。——《时政新说》(3)根据材料概括多极化格局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多极化格局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提示:特点:国际事务的决策和处理将变得更加民主;大国关系出现分歧与利益同在、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局面。主要目标:建立一个平衡、稳定、民主、不对抗的新秩序。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图示提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为什么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提示: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失败,只是表明苏联模式失败,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2.历史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挫折是暂时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