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沙洲村:一张“网”监管一座城1934年,红军长征通过湖南汝城沙洲村时,与村里的百姓结下了深沉友情,一段“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也广为流传。现在,这个曾经穷困的小山村,借助红色旅游,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相关的新时代内容,供大家参考。沙洲村:“半条被子”捂热红色旅游1934年11月,在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卫生部驻扎在沙洲村,有3名女红军借宿在村民徐解秀家,同吃同住好几天,结下了深沉友情。临走时,女红军看到徐解秀家连一条像样的被子都没有,就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给了徐解秀。沙洲村有140多户人家,其中一多半是瑶族。由于交通闭塞,山多地少,直到上世纪90年代,村里还有不少人吃不上饱饭。景区保安朱小红,是徐解秀老人的孙子,“半条被子”的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家。1991年,徐解秀老人去世。在那个时候,朱小红一家以务农为生,由于父母身体不好,两个小孩要上学,生活特别拮据。沙洲村地处罗霄山脉连片特困地区,十多年前,贫困户占了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二。2000年,村里才有了第一条通村水泥路,政府引导鼓舞村民开展水果产业,大家的生活有了些改善。2020年10月,在纪念红军长征成功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讲述了“半条被子”的故事,沙洲村开场为外界所熟知。2020年,汝城县派出了驻村工作队,协助沙洲村重点开展红色旅游产业,为村民培训厨艺、导游讲解等技能,朱小红开起了村里的第一家农家乐。去年,朱小红还把在广东打工的女儿也叫了回来,当起了导游。这两年,沙洲村名气越来越大,游客也不断增多,目前,村里正在把闲置的民居利用起来,租给商家,开一条特色商业街。除了红色旅游产业,工作队还帮着村里成立合作社,开展蔬菜水果产业,年产值有300多万元。截至2020年底,沙洲村已经全面脱贫,村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的4000多元,提高到12000多元,翻了3倍多。山西阳泉:从“煤城”到“智慧城市”山西阳泉,是一座典型的煤炭资源城市,全国出名的“煤城”。现在,这座煤城正在蜕变。城市治理、平安监管、产业开展……城市生活、开展的各个方面,都与大数据及信息效劳产业息息相关。周围的“智慧”:效劳民生提升质量“下水沟臭气熏天”“‘僵尸车’占道妨碍通行”……打开阳泉“随手拍”平台,即时可见市民提出的各类咨询题及拍摄的现场照片,每天及时更新的“已交办”的信息,显示平台运转状态。负责平台运转的阳泉市广播电视总台新媒体中心负责人高秀利说,“随手拍”平台建立于2020年,处理的是群众“周围的事”,都关乎民生。高秀利说,“随手拍”入驻单位涵盖了市县区所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关于市民反映的每个咨询题,回复处理咨询题的时间不许模糊,必需要有详细时限。仅2020年,平台就收到各类咨询题反应2万多条,办结6761条,涉及咨询政单位285家。在阳泉,信息效劳民生无处不在。以供暖为例,到了冬季,“智慧供热”实现了阳泉市的253座无人值守换热站全覆盖,换热站的数据采集箱实时向供热指挥中心反应供水温度、回水温度、流量、供热面积等信息,同时接受供热指挥中心指令,对管网水温进展调整。阳泉市民董女士表示,刚刚完毕的采暖季,屋内感受特别舒适。“阳泉掌上公交”APP在阳泉的活泼用户达69万人次。在大连街的一个公交站,记者看到,公交站的电子屏上清晰地显示着公交车行进位置、进站时间等信息。正在候车的市民说,使用“阳泉掌上公交”APP,公交车驶离的时间能够准确到秒。一张“网”监管一座城作为老工业城市,众多工业企业如何有效监管、消除风险?2020年开场,阳泉市启动“智慧安监”平台建立,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对平安消费大数据进展挖掘与利用。记者在“智慧安监”平台看到,大屏幕显示着阳泉市300多家工业企业的分布,各个企业根本信息,以及消费运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行业监管部门、重要专业监管部门、属地政府分管负责人等信息尽在其上,还能看到企业消费作业各环节的风险等级。负责运转的工作人员介绍,“智慧安监”平台收录了各种平安风险隐患的相关数据。平台还在不断采集录入企业数据。同时,邀请专家开展平安风险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