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伊图里河高级中学高一化学《2.2离子反应(第二课时)》学案新人教版一、化学反应能否发生的实质用初中学过的知识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反应能否反应判断依据①向5mLCuSO4溶液里加入5mLBaCl2溶液。②向5mLNaOH稀溶液的试管里慢慢滴入稀盐酸,③向5mLNa2CO3溶液的试管里加入5mL盐酸。④向5mLNaCl溶液里加入5mLCuSO4溶液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解释反应能否发生的实质(以①和④为例)编号④①实验NaCl溶液CuSO4溶液BaCl2溶液CuSO4溶液现象没有明显现象溶液仍为蓝色有白色沉淀生成上清液仍为蓝色解释及结论没有离子参加反应,因而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溶液中仍然是自由移动的离子(Na+,Cl—,Cu2+,SO42—)Cl—,Cu2+没有参加反应,Ba2+与SO42—这两种离子参加了反应,反应生成了难溶的BaSO4,因而发生了化学反应,【解释】酸,碱,盐在水溶液里会发生电离,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酸,碱,盐电离出的离子之间能否反应,主要看它们电离出的离子能否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如果离子之间相遇不生成沉淀、气体和水,则这两种离子不反应。所以:①上述化学反应能否发生,主要看它们电离出的离子能否结合生成沉淀、气体和水。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②在化学中把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称作离子反应。③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二、离子方程式书写【思考】显然离子方程式更有助于我们把握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本质,那如何把化学方程式转变为表现反应实质的离子方程式呢?【学生阅读】P28有关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内容。【书写方法小结】四个步骤:(1)写;(2)改;(3)删;(4)查①写出化学方程式(写);②改写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改);③删去不反应的离子(删);④检查原子和电荷数是否守恒(查)。【改写成离子的物质归纳】①强酸:(HCl、HNO3、H2SO4)强碱:(NaOH、KOH、Ba(OH)2)可溶性盐:(复习课后溶解性表)改写成离子②难溶,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气体,单质,氧化物等则保留其化学式,不改写成离子。三、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学生练习】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2)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反应(3)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4)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反应[作业设计]一、根据实验事实,把下列化学方程式改写成离子方程式。⑴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二氧化碳,溶液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离子方程式2向氯化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的沉淀MgCl2+2NaOH==Mg(OH)2↓+2NaCl离子方程式3向盐酸溶液中加铁Fe+2HCl==FeCl2+H2↑离子方程式二、分别写出两个符合下列离子方程式的化学方程式(1)Ba2++SO42-==BaSO4↓,(2)Ag++Cl-==AgCl↓,(3)CO32-+2H+==CO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