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姓氏概述续姓,《宋代百家姓》增补版之最后一个姓氏。是一个较少见却很古老之姓氏,主要出自姬姓,是黄帝苗裔,为远古帝王帝喾高辛氏之后。据较多史籍记载:帝喾有众多庶子,其中之一名续牙,后为舜七贤友之一,其后便以祖名为姓,始有续姓。另一支为帝喾之子后稷(周朝先祖)之后裔,是春秋诗晋国贵族狐鞫居之后代,狐鞫居因功被封于续邑,后世子孙遂以封地为姓,世代相传。续姓来源于姬姓,一脉相承,在历史上几乎未有其他姓氏和少数民族基因之流入。直清朝满清入关后,一支极少数满族人改为汉姓“续”。续姓在历史上曾形成河东、雁门等郡望。宗族先贤在《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历代续姓名人5名,占总名人数的0.01%,排在名人姓氏之并列第五百0八位。杰出人物有:有十六国后赵文人续咸,元学者续执中,红巾军起义将领续继祖,清大臣续昌,近代抗日将领续范亭等。当代续姓仍位较少见姓氏,但仍有较广之分布,呈南北都有之态势。主要分布在陕西、河北、山东、山西、甘肃、辽宁、湖北、湖南等省。目前续姓人口没有进入全国前三百位,《宋代百家姓》中名列五百0七位(最后一位),《百姓源·缘》排序为六百四十九位。续姓人群之血型分布总之是:0型:38.2%,A型:26.1%,B型:28.2%,AB型:7.5%。目前在全国各单位之图书馆中尚未发现收藏有续姓族谱,民间收藏有续姓之族谱少量。二姓氏溯源续姓是一个较少见却很古老之姓氏,来源归纳起来有两大支系渊源,主要出自姬姓和少数民族基因之流入。第一大支系渊源:源于姬姓,远祖黄帝,近祖帝喾,有二分支据《姓氏考略》、《元和姓纂》载,高辛氏帝喾之庶子续牙,为虞舜时七贤德之一,续牙之后,以祖名为氏,始有续姓。《通志·氏族略》载,春秋时晋国(姬姓)贵族狐鞫居,因功被封于续邑,后世子孙遂以封地为姓,世代相传,成为另一支姬姓续氏。姬姓续氏源出二处,得姓时间不一。姬姓姬姓是中国最古老之姓氏之一。据史书记载,上古时候的黄帝是著名之氏族首领,他之部落崇拜龙图腾。相传黄帝本姓公孙,是少典氏部落首领之儿子。他生于寿丘(今山东曲阜),长于姬水,故又姓姬;后居轩辕之丘,因此号轩辕氏;再迁有熊(今河南新郑),也称有熊氏。据说黄帝活了一百一十岁,崩后葬于桥山(今陕西黄陵)。黄帝领导之步族是一个农业部族,发祥于姬水,生活于渭水流域,通过与炎帝、蚩尤部落之战争,势力不断壮大,最终黄帝取得了统治华夏之大权。因此,黄帝部族之活动范围主要在中原地带,属土,土呈黄色,以土为德,被1尊为黄帝。黄帝有四妃十嫔。正妃为西陵氏,名嫘祖,她亲自栽桑养蚕,教人民养蚕缧丝,织出丝绸做衣裳,故有“先蚕”的称号。次妃为雷氏,名女节。又次妃为彤鱼氏。最次妃名嫫母,长相丑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黄帝之敬重。黄帝有子二十五人。其中,有十四个得到了共十二个姓:姬、酉、祈(祁)己、滕、箴、任、苟(荀)、僖、结、环、衣(依),其余皆循姬姓。而颛頊、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之君主都是黄帝之子孙。高辛氏帝喾据史载,帝喾本姓姬,是轩辕黄帝之孙子蟜极(亦作轎极、娇极)之子,为上古五帝之一。帝喾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之第三位帝王,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之共同人文始祖。国学大师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写道:“汉以前人相信皇帝颛頊、帝喾三人为华族先祖,当是事实。”帝喾十五岁时,因辅佐颛頊帝有功,被封于高辛“今商丘市南高辛”。三十岁时,代颛頊为帝,都于毫。因他兴起于高辛,史称之为高辛氏。《史记·五帝本记》:“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蟜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于颛頊为族子。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脩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鬰鬰,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孥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喾立,不善,而弟放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