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圆梦北京---参加呼伦贝尔市第四期中层干部培训体会曲云2015年1月6日-17日,我有幸参加了呼伦贝尔市第四期中层干部培训。能够有幸参加此次中层干部培训,尤其是到北京—我梦中无数次向往的地方,对我本人来说无异于是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党校副校长汪志广老师在讲课时曾说:“培训是福利,是学校送给大家的新春礼物,是对教师职业生涯的关爱,让我们理解这份情,珍惜这份爱;培训也是一次思想交流的机会,好的观点很迷人,错误的看法也很可贵,重要的是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作为一个普通的老师,能参加这样高层次的培训,我更感谢校领导对我的厚爱,虽然讲座的内容都是与中层干部相关的,但我学得很认真,收获也很大。如果有人问我,参加这次中层干部培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我想大声的说,是知识的力量。每一位为我们授课的教授,他们对教育的执着和热爱深深感染着我们。他们博学多才,他们经历丰富,他们谦逊有礼,他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甚至连培训班每天与我们朝夕相处的老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服务精神,都令我们为之动容。在此感谢培训班的老师为我们真诚而温馨的付出。如果有人问我,培训期间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想说,是让我们每个学员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在这里,我们聆听了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校长张金成的精彩讲座“从专业教师到管理者的华美转变”,聆听了北京市广渠门中学高金英老师的精彩讲座“以阳光心态,不竭动力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还有我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精彩讲座“科学民主的教育观”……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魏书生老师的讲座。用他的话说:“人生就是享受超越自我的快乐,不要活在攀比中,就活在自主中。守住平常心,享受快乐。”魏老师那风趣幽默的语言、淡泊平和的心态、淡定从容的处世哲学、渊博深厚的知识、看似简单而又独具特色的教学、管理风格一直吸引、震撼着我。魏老师说,一个人所生活的大环境是难以改变的,也不是以个人的意愿为转移的。比如,生活的年代、时空,出生的家庭背景等等,这是与生俱来、不可变更的。同时社会是复杂的,很多的事情可能是不公平的,但以个人的力量也是难以改变的。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奢望社会或生活环境的改变来适应个人,而必须是改变自己适应环境。他说:教师所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对这句话的理解要辩证地看待。首先它是一句骗人的鬼话: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要是教师,那么其他行业、单位的人们该放在什么位置呢。从古到今,教师也从来没有“最光辉”过,以后也不会“最光辉”。一个人如果把这些虚假的东西及早看透了,就不会产生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想法,人也就快乐了,心情舒畅了。但是,如果从个人工作的角度来说,既然选择了教育,选择了当教师,就选择了清贫,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平凡。做平平凡凡的事,过平平淡淡的生活。内心深处,把它看作是自己最光辉的职业。一句话,不能企望别人认为咱们最光辉,但自己可以把这份工作看作是最光辉的。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做好工作的关键是做到民主与科学。魏老师说:“我不会教书,是学生教会了怎样教书;我不会管理班级,是学生教会了我管理班级。”这句话听起来很谦虚,事实上道出了真谛。工作中充分利用民主,遇事多和大家商量,做个有心人,“办法总比困难多”,问题总是很容易解决。“普通学生能做的班委不做;班委能做的班干部不做;班干部能做的班主任不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对民主的科学解释,教学上、班级管理上的工作都是他和学生集体商量的结果。“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事事有时干”。科学的安排与调度、科学规范的制度调动了全体人员的积极性,激发了人的潜能,增加了团体的凝聚力,工作效果可想而知。他的领导观点是:不折腾,干好自己的事,做适合自己的事。他教三十多年的书不讲课,不批作文,不难为任何一个学生,也不放纵任何一个学生,三十六年如一日每天写日记。最后他送我们四个字“松、静、匀、乐。”这次报告让我感受较深的一点就是魏书生老师的那颗平常心。他的格言:“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去做平平凡凡的工作。”我要感谢平凡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