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更有效地听课太平乡中心学校于淑贤同学们:有效地听课是我们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渠道。那么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听课呢?今天,我就来讲这个问题。一、做好课前准备。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听课也一样,没有充分的准备是不行的。那么就我们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看,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1、要做好知识准备。知识的准备主要是针对涉及新知识的旧知识的复习准备和新知识的预习准备。在新知识的预习准备中,主要抓新知识的难点,做为听课的重点。2、要做好物资准备。上课前要将课上所应用的教材、练习本、字典以及文具准备齐全,不可因听课时需要现从书包中翻找,影响听课思路和效果。3、要做好心理准备。我们在上语文课之前就应该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处于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积极而愉悦的情感之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由于教师讲课充满情趣,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一见到老师走进课堂心里就非常高兴,心中被一种无法抵御的求知欲所趋使,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语文课的学习之中。二、学会有效听课。1、要学会自我调控,增强有意注意。一节课我们接受的新知识不止一次,学习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信息渠道是否畅通,信息活动量的高低。听课是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关口。因此我们在课堂上会不会自我调控,能不能自觉增强有意注意是很重要的。很多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告诉我们,上课全神贯注地听讲,不乱想、不乱看、不乱动,努力排除干扰,做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使思维处于高度的竞技状态,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方法之一。2、要知道听什么,做到心中有数。听“懂”,是我们上课学习新知识的重要目的。在课堂上力求真正听懂。听懂的标志一是把课文中的字、词、句、篇基础知识及学习这些知识的方法弄明白;二是明白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形成过程。3、要根据课型、课文体裁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听课方法。小学语文教材就课型来说可分为讲读课、阅读课、自读课等,就文章的体裁来讲,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诗歌、童话和寓言。讲读课要着重学知识、学方法;阅读课要练习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自读课要大胆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运用学到的方法并了解别人是怎样学、怎样用的,与自己的学用思路做比较。学习记叙文中写人的记叙文,要着重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挖掘主人公的精神和品质;记事类记叙文的学习要着重记事的过程,理清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说明文的学习要抓特点、理顺序、明确所用的说明方法;诗歌的学习要在反复吟诵中悟作者要抒发的情感;童话和寓言的学习则要通过故事的描述悟其中要说明的道理。4、要抓住重点难点,多思多疑多问。听课时要抓住老师讲解的重点不放,要有个不弄懂弄通死不休的劲头,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课堂上老师强调的地方往往是知识的重点;老师反复启迪的地方往往是难点。只有在听课时学会抓重点、难点的方法,才能真正地形成学好语文的能力。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学习离不开思考。疑,是学习的必要条件,而疑生于思,要有疑必多思。如学习《落花生》,要问为什么写人?为什么不写人而写花生?写花生为什么重点写议花生?写议花生为什么不把父亲要讲的道理直接写出来?等等。只有通过多问多思,才能把问题彻底弄明白。5、要边听边想边动笔,勾画圈点写批注。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种学习方法的要求是首先,上课要全神贯注地听,积极思考发问,而勾画圈点写批注只能是听课的辅助动作;其次,动笔勾画的速度要快,语言简明,反映出自己的思想即可,有时可用自己惯用的符号、代号;第三,写批注的话是自己在听课时领悟、顿悟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