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保证林业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林业是社会重要的公益性事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需要物化劳动和活化劳动的不断投入,特别表现为要素或者资本的投入,构建科学的投融资制度体系是实现林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一、我省林业投融资状况的分析林业投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和农民三个方面,投入的资金渠道主要包括财政资金、金融贷款、企业和农民的自筹资金。(一)政府林业投资及其作用随着林业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政府对林业的投入呈现出日益增长的态势,2008年,中央政府对我省林业的直接投资规模达到10.5亿多元,比上年增加10.5%;省级财政对林业的投入为1.26亿多元,比上年增加19.6%。政府资金投入林业作用重大。一是改善了林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整体能力;二是促进了林业生态效能和社会效益的不断发挥,有效地加强了重点生态区位的森林资源保护;三是加强了林业产业的基础地位,增强了林业产业的发展动力和市场竞争力;四是引导了社会资源注入林业,为各种社会主体发展林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五是增强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带来林业行业整体素质和林业发展质量的提高,不断引导林业快速走向现代化。(二)林业信贷资金及其效益林业贷款主要包括林业贴息贷款和林业小额贴息贷款。林业贴息贷款自1986年开始发放以来,国家共安排我省计划20.618亿元,同期累计落实林业贴息贷款16.0394亿元;中央和省为此安排财政贴息资金累计6467万元。23年间,我省林业贴息贷款计划规模由1150万元增加到21200万元,中央和省级财政的年贴息资金由10.6万元增加到1141.8万元。林业小额贴息贷款专门用于林农或林业职工从事林业开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家安排我省林业小额贷款计划1亿元,营造工业原料林和毛竹项目,到2008年9月底已落实贷款4900万元,惠第1页共5页及16个县303户林农。林业贴息贷款对我省林业发展作用也是重大的。一是缓解林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问题,解决了政府无力和不能办的事情;二是加快森林资源培育和商品林基地建设,促进了林业产业化发展;三是推动林业产业发展与升级,保障了林业生态建设顺利进行;四是促进林业改革与机制创新,增强了林业经营活力;五是联动政府扩大对林业的投资,促进了社会要素向林业整合与投入。二、现行林业投融资体制主要问题的剖析在现代林业发展的进程中,资金需求与资金供给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但如果不改革现行的投融资体制,完善相关投融资政策制度,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将仍然是严重制约林业快速持续发展的“瓶颈”。(一)政府林业投资制度的缺失中央和省级政府对林业投入主要存在十大问题。一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林业事权划分未能确定,林业投入主体职责不具体。二是林业的公益性和产业性功能划分不明确,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投资林业的界限不清晰。三是有关法律法规对政府林业投入的规定不明确,政府资金投入林业未做到有法可依和依法预算。四是政策不配套和落实不到位,政府对林业投资的引导作用和酵母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五是国家有关林业投资配套缺乏科学依据,投资不能足额到位。六是地方各级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影响整体效益的发挥。七是中央和地方发展林业的目标存在差异,政府层级间对林业的投资难以同向聚力。八是基层林业行政的必需经费未纳入政府预算,影响了行政的效能。九是国有林业经营单位公共建设未纳入当地社会公共服务的范围。十是政府对营林缺少应有的资金投入和扶持。(二)林业贷款政策与机制的不足林业作为一个弱质的基础产业,在吸纳商业性贷款方面缺乏与其他行业或产业相竞争的明显优势,现行林业贴息贷款在政策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贷款供求矛盾十分尖锐,2008年小额贷款国家安排我省1亿元,而全省实际需求量4亿元。二是贴息贷款计划落实率低,“十五”以来,国家共安排我省林业贴息贷款计划16.12亿元,同期实际落实贷第2页共5页款131682万元,落实到位率不到82%。三是林业贴息贷款使用范围窄。四是针对林业特点的金融服务机构收缩,服务弱化,可发放的贷款规模十分有限,对于林木生长期和资金周转期都比较长的林业很不适应。以上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