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上海版五四制VIP免费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上海版五四制_第1页
1/2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上海版五四制_第2页
2/2
《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运用事例来论证说理的好处。2.懂得质疑的重要性,养成质疑的习惯。3.懂得只要善于观察,肯动脑筋,坚持真理,就能在生活中发现真理。【词语积累】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无独有偶打破砂锅问到底有所发现见微知著【结构分析】根据内容,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论点,指出发现真理的必要条件。第1段,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正确性、普遍性。第2段,对发现真理的必要条件作了说明。第二部分(第3-18段),运用三个具体事例,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第一层(第3段),作者概括指出科学真理的发现,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终于把?拉直,变成!”,说法极为形象,强调“问”的重要性。第二层(第4-9段),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联想到地球的自转,联想到台风的方向,并作出了合乎逻辑的判断。第三层(第10-12段),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出大陆和海洋的形成。第四层(第13-17段),奥地利医生从做梦时眼球转动的现象,推断睡者做梦的普遍规律。第五层(第18段)总结三个典型事例,指出只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就一定能“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第三部分(第19段),总结全文。作者先用反问句,强调“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真理的普遍性,然后指出科学并不神秘,关键在于“知微见著”。【问题讨论】1.课文列举了哪三个事例?通过它们,告诉我们什么道理?⑴谢皮罗从洗澡水的漩涡,联想到地球的自转和台风的方向,并作出合乎逻辑的推理。⑵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出大陆和海洋的形成。⑶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球转动现象,推断睡者做梦的普遍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如果课文需要增加一个事例,你觉得加什么例子好?为什么?加一个中国的事例。中国的科学家,也曾经对人类作出过巨大贡献,也有类似的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3.第2段中,第3句是什么意思?“眼睛、脑子、勇气”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这句话,指出了真理发现的三个必要条件:要善于观察,要善于思考,要敢于坚持真理。这三者,是不可分割的,顺序也不可颠倒。因为只有留心生活中的事物,善于观察,有了疑问,才能促使思索;只有不断地思考才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发现了真理,只有坚持它,才能让真理绽放光芒。4.第3段中,“发现者、创立者”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不能。发现比创立容易。发现在前,创立在后。5.“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发现问题后,经过追根求源的思考,最后解决问题,发现了真理。6.“终于把‘?’拉直,变成‘!’”。其中,“终于”不能去掉的理由是什么?说明从发现问题到发现真理的过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上海版五四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