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闸北区天目西社区敬老院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年~2018年)本院自2010年12月20日开业,已历经2年卓有成效的运作,这是一个良好的初期开端。根据敬老院自身发展时段的划分,其中期时段为2013年~2015年,长期时段为2015~2018年。拟定敬老院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对于提升敬老院的服务能级,做大做强项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实践探索和总结,并经理事会、院长办公会议多次研究,逐步厘清敬老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现摘要列出,供院长办公会议参照、落实、推进。二年来,本院陆续获得食品安全三星级、四星级称号;连续2年通过年检;满意度和入住率不断提高。但是,在敬老院的发展进程中,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必须通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确定目标找差距,夯实基础求发展,做大做强为老服务项目。现将本院中长期发展规划摘录如下:1、提高食品卫生等级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要认真抓好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工作,2011年,我们已获得食品安全三星级称号,2012年获得四星级称号,是全区26家民非养老机构中,唯一的一家三星、四星级单位。我们要在中长期规划中达到五星级,并一直保持下去。2、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满意度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满意度。2011年,敬老院经上海市社会福利评估事务所评估成绩为80.5分,满意度85%,在全区26家民非养老机构中的9家达标单位之一。2012年评估成绩为85.79分,满意度为93.98%,是26家单位中仅有的5家达标单位之一。我们的中长期规划要求评估成绩努力达到90分以上,满意度要努力达到98%以上。3、提高入住率提高入住率就是要上规模运作,这是求质量、求生存的根本。敬老院实际床位236张开办第一年,入住老人118人,入住率50%,第二年入住老人200人,入住率85%。中长期规划要达到100%.4、增设电梯1通过2年的运作,我们的敬老院越办越好,名声鹊起,社会各界与敬老院联手举办的活动也日见频繁,原先院内的一部大型电梯已明显跟不上需要,成为先天不足。为适应发展和确保使用,要增设一部电梯,并在中期落实解决。(通过筹资75万元施工,2013.4开工,2013.7已按期完工,投入使用。5、建立机房信息时代,我们要在现代化办公方面成为为老服务行业的排头兵,要在现代化、智能化管理方面有所建树,为行业起到领军作用。敬老院开办初期,我们已具备一系列现代化办公设施,各部门电脑联网。但要集中信息管理,实现网上办公、智能预警、远程监控等一整套现代化、智能化办公程序,就要落实筹建自己的机房,在敬老院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要加以落实。(2013.7已由相关公司做好计划书)6、改建半地下建筑按照大楼布局,本院护理人员居住在一楼的半地下建筑中,在为老设施不断完备的同时,要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为改善她们的居住条件,要全面改建半地下建筑,完备通风设施、消防设施,配备饮水机、电扇、衣柜,让护理人员有安全、安静、舒适的生活空间。(2013.6已开工,施工正在进行中)7、开办智障专护区为适应当今社会中逐渐增多的智障老人养护需求,要将一楼的部分设施改建成相对完整、独立,适合半封闭管理的智障老人专护区,在一楼可以方便外界探望并规避老人万一出门上下楼的意外。设立专护区,实行专职人员看护,集中对看护人员进行专职培训指导,形成专业化管理模式和管理格局。(2013.7落实初步规划)8、完善各项制度在敬老院的运行中,各种情况都会发生,要有章可循,就要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明确规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以形成一套完备的管理模式,努力成为行业的样板。(2013.6已做到有岗就有制度,就有职责要求,并进一步完善全员联动的应急预案)9、开设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当今社会人文关怀的重要一课,要充分关注这一点。要对工作人员和住院老人,开展“心里倾诉、心理慰藉、矛盾化解”等一系列心理咨询工作。刚性管理靠制度,柔性管理靠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可以先作试点,解决制度以外无法顾及的问题,而后,更好地寻觅、安排专业心理咨询的人选和岗位,让人文关怀、心2理慰藉为优质养老发挥更大的效用。(2013.6已开始由一名护理长做试点工作,开局良好,效果显著,事例生动,为进一步落实项目实施提供了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