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学业分层测评18岳麓版必修1(建议用时:30分钟)[学业达标]1.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导学号:24940114】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B.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C.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D.推动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解析】中共“一大”规定中共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奋斗目标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其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故A项正确。中共从大革命失败中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1927年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推动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B、C、D三项与中共“一大”无关,排除。【答案】A2.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填写()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1921—1935:193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解析】1921年中共成立,符合“开天辟地”的表述,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独立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符合“渐趋成熟”,故B项正确。【答案】B3.某次会议经过激烈争论,根据多数人的意见,决定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这次会议()A.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B.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C.确定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D.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解析】由文件的名称可以看出,在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以前受排挤的毛泽东回到中央领导岗位。【答案】A4.“井冈山水美,十里杜鹃红。”2013年春天,围绕“红色摇篮、生态井冈、精神家园”品牌目标,第四届中国·井冈山国际杜鹃花节开幕。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主要是因为在这里()A.建立了巩固的工农联盟B.保存了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C.开辟了民主革命的新道路D.确立了土地革命的总方针【解析】A项符合史实,但不符合“红色摇篮”的寓意;B项是长征的影响,排除;D项是八七会议的决策,排除。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中共在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民主革命的新道路,故选C项。【答案】C5.《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A.甲午战争爆发B.中华民国建立C.抗日战争爆发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可判断此处指的是抗日战争。日本企图灭亡中国,中国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民族意识空前觉醒,故C项正确。【答案】C[能力提升]6.(2016·北京学业水平测试)毛泽东指出“双十协定”的“第一个好处是采取平等的方式,双方正式签订协定,这是历史上未有过的”。与此协议直接相关的事件是()A.国民党一大B.八七会议C.抗战胜利D.重庆谈判【解析】1945年8月,国共双方在重庆进行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D项正确。【答案】D7.(2016·全国乙卷)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