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四年级下册,万年,教学案例四年级下册《万年牢》优秀教学案例课前播放歌曲《冰糖葫芦》。同时反复播放冰糖葫芦图片。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孩子们,观赏了一组冰糖葫芦图片,说说你的感受。(预设:糖葫芦酸酸甜甜的,我真想吃;糖葫芦晶莹剔透,特别好看;以前我也吃过,可后来大人不让买,说是不卫生……)第1页共13页2、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与冰糖葫芦有关,题目叫《万年牢》。(学生说师板书)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1、万年牢与糖葫芦原委有什么关系呢?轻轻打开语文书,翻到22页。自己放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可不要马虎,假如有困难的,请举手示意,我情愿过来和你一起读。(给足够的时间让孩子读课文。)2、张老师在读的过程中,觉得有这么几个句子比较难读。(出示句子)。这几个句子会读了,说明你真的会读了。第2页共13页句1:红果、海棠去了把儿和尾,有一点儿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选出上好的在阳光下晾晒。句2:小时候,我给父亲当帮手,把炉火闷好,再把一块大理石板洗擦干净,擦上油备用。串糖葫芦的竹签,由我一根根削好、洗净晾干,然后一捆捆放在父亲自边。(这里有几个多音字,谁能把它们读准。)句3:父亲的仔细劲儿,在卖糖葫芦的人当中出了名,人称“小辫儿糖四”,因为清代父亲受过宫廷里做糖货的师傅传授,始终留着辫子提篮叫卖糖葫芦。第3页共13页(先让孩子自己读。再逐句指名读或齐读。)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句子会读了,再读课文,肯定会更加流利,请你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中有几处写到“万年牢”,把这几个句子划出来。2、学生读,找句子,沟通后出示三个句子。句1:父亲说:“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匀称,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句2:公允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第4页共13页句3:父亲教育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牢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3、课文中有三处写到万年牢,都找出来了吗?一起来读一读三个句子。四、深化研读课文(一)、理解第一个“万年牢”。1、出示句子。(父亲说:“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匀称,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第5页共13页2、读着读着,张老师觉得很惊奇,父亲为什么给糖葫芦起“万年牢”这个名字,你再读读这个句子,能帮父亲说说理由吗?学生沟通。3、孩子们,父亲为什么能做出这么好的糖葫芦?请你读一读课文2、3、4自然段,拿起笔圈圈画画。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选料严工具好工艺(精、高)重点研读句子1:红果、海棠去了把儿和尾,有一点儿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选出上好的在阳光下晾晒。读着父亲选料的过程,你的脑海中会跳出一个什么词?第6页共13页(预设:精挑细选、精细、仔细、细致)再读这个句子,你是从哪些词儿中体会到父亲的仔细,父亲的细致?(去了把儿和尾一点儿都要上好)读这个句子。父亲能做出这么好的糖葫芦,除了他选料严,工具好之外,还有什么缘由,你可以关注3、4自然段。重点研读句子2:父亲甩的可美丽了,似乎聚宝盆上的光圈。(张老师也找到了一个句子想和大家共享。)第7页共13页哪个词能说明父亲的手艺高?(透过这个“甩”字,你可以看到什么?)怪不得父亲说,“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匀称,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齐读句子。小结:父亲的仔细和实在造就了优质的糖葫芦,造就了万年牢。(二)、理解其次个“万年牢”。1、父亲做糖葫芦专心,做生意也是如此。父亲的仔细劲儿,在卖糖葫芦的人当中是出了名的。出示句子。(公允买卖走正道,顾客第8页共13页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2、带着父亲的这句话,读读五六自然段,你对“万年牢”又有什么新的理解?结合理解“走正道”。联系生活,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走正道”的?(预设:不骗人,不掺假,不会缺斤少两……)3、再现对话情景。师讲解并描述:“做大买卖的老板都有套生意经,变着法儿多赚钱,父亲对老板定价太高心里不满足,对老板的行为也看不下去。他第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