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温庭筠渔家傲范仲淹江城子苏轼武陵春李清照破阵子辛弃疾词五首词五首学习目标:1、准确而有节奏地朗读。2、感知词的内容,体味文章中的情感基调。3、比较这些词在内容与情感方面的异同,延伸课外同类题材的诗词。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望江南》。•2、了解词的有关常识和作者作品。•3、学习诗词中用到的表现手法,掌握赏析诗词的方法。了解宋词•词有词牌和题目。•词牌是词调的名称;词的题目是词内容的集中体现,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按流派分为:•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苏轼、辛弃疾•婉约派---清丽含蓄,婉转缠绵。李清照、柳永、秦观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望江南温庭筠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望江南—温庭筠这是在中晚唐词体初兴时期的一篇名作。作者温庭筠(晚唐人)是诗人,也兼工词,有“花间鼻祖”之称。他的词多写闺情,音律和谐,主导风格艳、精巧,在词史上有较大影响。这首《望江南》便是很有特色的一篇。“温李”“温钟馗”“温八叉”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文章大意: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表明她精心打扮,是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心情是喜悦和激动的动态描写梳洗罢,独倚望江楼。一个“独”字写出了多么孤独落寞之情.静态描写过尽千帆皆不是写出思妇怎样的心理变化?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到断肠的变化斜晖脉脉水悠悠望眼欲穿,船尽江空,人影不见,希望落空,幻想破灭,落日流水本无情,但在思妇眼里,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者:斜阳欲落未落,不尽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流去。运用联想类比、拟人,预示她还要不停地等下去,其孤独生活也将不断持续下去。肠断白蘋洲千帆过尽,斜晖脉脉,江水悠悠,当初同爱人分手的江洲依旧,却不见人影,怎能不使她愁肠寸断呢?小结:本词写一独处深闺的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这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不到30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从写到;清晨黄昏就景物而言,从,写到,又写到;江楼、千帆斜晖、江水白蘋州就情感而言,从到以至最后的。希望失望肠断这首小令,只有二十七个字.“一字一句闲不得”这不是一般人物在晨起来的梳头,而是特定人物(),特定条件下()下,一种特定情绪()的反应。思妇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喜悦和激动主题:本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李清照•学习目标•1、学习《武陵春》。•2、了解词的有关常识和作者作品。•3、学习诗词中用到的表现手法,掌握赏析诗词的方法。李清照简介:李清照简介: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南宋著名的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其作品后人辑有《漱玉词》,今人辑有《李清照集》。写作背景:写作背景:北宋败亡后,李清照逃难到南方,家中所藏的大批文物书籍被焚毁。后来丈夫赵明诚病故,而金兵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战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下了这首词。这是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段和思想感情。风住尘香花已尽,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日晚倦倦梳头。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载不动许多愁。感知大意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了,只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天色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春天里景物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先流泪。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的哀愁。大意风住尘香花已尽,风住尘香花已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