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荷塘月色导学案VIP免费

荷塘月色导学案_第1页
1/7
荷塘月色导学案_第2页
2/7
荷塘月色导学案_第3页
3/7
《荷塘月色》导学案【教学目标】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教学重点】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课前预习案【知识梳理】一、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炫,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字佩弦。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扬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毛泽东曾热烈赞扬其“宁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高尚气节。二、背景知识1927年7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两次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旧时代正在崩溃,新时局尚未到来。知识分子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但颓丧和骚动使得他们惶惶然,处于苦闷彷徨之中,看不清前进的方向。这种内心的痛苦与矛盾就外化为荷塘月色的图景,素雅朦胧的景致和作者内心的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是一致的。作者在此想躲开恼人的现世,求得短暂的安宁。所以清清冷冷的荷塘也成为超脱世尘的绝妙世界。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课前预习】1、字音字形辨识蓊蓊()()郁郁弥()天大谎袅()娜()沙漏()名媛()靓()女裙裾()梵()语()笑怒骂踮()脚掂()量惦()记2、从文章题目《荷塘月色》我们可以感知到那些信息?(比如此文的写作主体,大体感知一下此文的情感)3、此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课堂探究案1【教学要点】领略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一、作者刻画了月下荷塘的哪些景物?作者的写作顺序和观察角度?二、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来描绘荷塘的月色?三、作者描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思想感情的?四、作者为什么要想到《西洲曲》和江南采莲的旧俗?品味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一.运用修辞手段摹形传神,淋漓入微,可以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二部分,作者使用了哪些修辞?各种修辞的作用是?二.鉴赏叠词:找出文中的叠词,试品析一二例。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2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品味此段话,你认为它好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课后训练案美文欣赏听听那冷雨(余光中)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荷塘月色导学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