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点滴体会--------------林西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最近我去林西参加了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的听课活动,这次听课一共听了14位城镇教师,6为农村教师,还有3节以前教师基本功大赛中的展示课,一共23节课,经过这次听课,可谓是收获颇多,让我增长了见识,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丛智芳教研员的总结让我感受很深,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一、参赛教师自身素质很高。1、每个教师的语言都是那样的精炼,用精炼的语言引导学生去读、去感悟,去识字,如:乌丹二小的邢艳艳老师在教“钱”字时,她是这样叙述的,撇要值,横起撇头,横距相等,斜勾要长而有力,把字支撑起来;教“评”时,她是这样说的,点斜右下,横斜右上,折写直,提斜右上等。语言真是精辟,我当时就在心里叫好,于是我就和我的生字教学进行比较,我的语言虽然通俗易懂,但是不够简练,我也要学习这种教字方法,并且要多看一些与写字有关的书,多多总结方法,让学生把字记牢,写的更美观,而且自己要多练习,让自己尽量写一手好字,给学生做好榜样。2、有的老师的朗读水平比较高,如林东的齐凤娟老师在教《普罗米修斯》一课时,她所配乐范读的8段,让我深深的感动。3、有几位教师的心理素质很好,让我很佩服。如:松山区蒙古族小学的赵向瑗老师在上《乡下人家》时,学生有好几处不会回答,而她不急不躁,仍慢条斯理地引导学生去读、去感悟,我想这要是我的话我肯定会不知所措,我也要练就这套本领。4、这次比赛的内容也包括演讲。演讲臧克家《有的人》那位老师,不但背诵下来,而且演讲的跌宕起伏,高亢有力。听了她的演讲我觉得我的朗读与之相差很远,我决心提高自己。我从电脑下载了“沃尔沃车杯”演讲大赛的视频,并认真观看了其中参赛选手幼儿园老师薛悠璐演讲的《匆匆》。我小结了演讲的方法:第一,要对文章有深入的理解,这是核心;第二,要注意停顿,读出感情,这是技巧。第三,配乐也起到了一个辅助作用。二、参赛教师善于利用教育机智有的教师善于利用教育机智引导学生去理解,从不生拉硬套。如:朱晓芳老师《画家和牧童》这篇课文,有这样一个教训环节就是“你想对牧童说些什么”生说“牧童你真大胆”,朱老师接着说我给“大胆”找个近义词是“勇敢”,于是就板书勇敢俩字。这样做不但尊重了学生还交给了学生近义词的方法,还丰富了学生的词汇积累,这处处理的是那样从容,游刃有余。我深知教育机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出来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注重这方面的训练,我想要拥有好教育机智,最重要的是写好教后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在反思中成长。三、参赛教师做到了充分备课、了解学生、钻研教材只有充分的备课才能让40分钟有实效,比如这节课我要完成哪几个教学目标,学生要学会什么,我应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如:邢艳艳、王明华等老师就做到了充分备课,钻研教材。邢艳艳老师体现在课上复习环节,她先出示一篇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合辙押韵的小短文,生字词就在短文里,并且用红色标出,学生读后,由短文变成就生词语,接着由词语变成生字,复习的很有梯度。王明华老师在你学到什么这个环节备得很充分。如:学生说“我从纪昌身上学到了坚持不懈、有恒心、做事一心一意”等,都是从纪昌的身上学到,没有学习老师的,老师就说“你们猜老师学到了什么”,生没有猜对,老师说“我从老师身上学到了教学要有方法”,老师仅仅是说明了纪昌的老师教学有方法,我个人认为还可以再延伸一下,让学生懂得不单单是教学要讲究方法,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让理论去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充分备课,了解学生,钻研教材,才能对课文理解更透,让学生受到更多的启示。四、教研员丛智芳老师的总结更让我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首先丛老师讲有的教师过度的解读文本,并例举了事例;其次学生一节课的收获微薄:(1)德育方面用力过猛,应该关注学习方法,提高能力。(2)教师对教学目标少有清醒的认识:a教学内容经不起推敲;b教学环节多,实效少;c课文是教师讲懂,不是学生读懂;。d盲目模仿,不去思考教学设计背后的理念。e只有课文,没有语文。静下心来细细揣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