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领导学的基本原理与发展历程第一章领导学的基本原理与发展历程一、领导的含义领导是由特定组织中的领导主体,根据领导环境和领导客体的实际情况,确定组织目标,并通过示范、说服、命令和合作等途径获取和调动各种资源,引导和规范领导客体,实现既定目标的行为互动过程和强效社会工具。这一含义包括五种要素:1.领导主体。领导主体是指组织中担任决策、指挥、协调和监督等职责的个体或群体。领导主体是领导活动的发动者和组织者,是领导活动得以开展并取得成功的核心力量。2.领导客体。领导客体主要包括领导者的下属和部分领导相对方,是领导活动的执行者与作用对象。领导目标的实现,有赖于领导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密切合作与良性互动。3.领导目标。领导目标是领导活动的方向,是实现组织绩效的基础性因素。4.领导手段。领导手段是指领导主体适应、利用并改造环境,以及激励和调动下属的方式方法。5.领导环境。领导活动是在具体的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展开的,既包括宏观意义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也包括微观意义上的组织环境。领导主体通过把握、利用和改造领导环境,实施领导活动,实现组织目标。二、领导与管理管理是与领导含义最接近、关系最密切的社会行为。科学地辨识二者的关系有助于更加清晰地认识领导的本质,规范领导的职能,确保领导活动的顺利进行。1.领导与管理的联系(1)领导的产生源于管理活动的需要。(2)领导和管理具有较强的相容性和交叉性。2.领导与管理的区别领导是从管理中分化而来的,同时也具有管理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1)战略与战术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的区别。领导侧重于重大方针的决策,着眼于通过一定的领导手段实现组织目标;管理则侧重于政策的执行,着眼于规范和引导下属完成管理任务。(2)宏观与微观的区别。领导注重长期和宏观规划,不排斥带有一定风险性的战略;管理强调一定时间范围内微观上的具体工作的执行,追求合理性和可行性,希望降低甚至排除风险。(3)稳定与变革的区别。领导行为的目标是通过变革提高组织绩效,管理则以有效地维持秩序为目标。(4)综合与专业的区别。领导追求组织乃至社会的整体效益,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注重于综合素质;管理则着眼于某项具体问题的处理,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注重于专业水平。综上所述,领导与管理,虽有联系,但各有侧重。领导不力会导致组织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而削弱竞争力,难以适应环境的重大变革。管理不力则会导致组织缺乏规范与分工,引起混乱,背离组织目标。因此,只有把科学的领导和有效的管理相结合,才能够顺利地推进组织发展,提高组织绩效。三.领导的本质领导的本质就是构成领导活动,并因此区别于其他活动的内在规定性。具体而言,领导的本质就是一种影响力,领导者通过发挥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来规范、引导、激励领导客体,共同实现领导目标。彼得·德鲁克曾经指出:领导者的唯一定义是其后面有追随者。追随者是指那些在领导活动中与领导者有共同利益或信仰,追求共同组织目标的人。追随者在领导过程中具有主体地位,有独立意识和选择权,对领导绩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四、领导的属性和特点1.领导的属性领导的属性就是领导和其他事物发生联系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自然属性是各个社会的领导活动所共有的,指领导源于社会活动的自然需要。领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导的社会属性是指采取什么样的领导方式,应由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这种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属性就是领导的社会属性。在同一领导活动中,既包含自然属性,也包含社会属性。在领导的双重属性中,社会属性占据着主导地位,决定甚至改变自然属性,使其发生某种形式上的变化。体现在权力与服从上,不同的社会属性决定了这种权力与服从关系是以强制或欺骗为基础,还是以民主自愿为基础。2.领导的特点(1)系统性和互动性。(2)强制性和权威性。(3)战略性和前瞻性。五、领导的功能领导的功能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