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细节智慧的精灵【摘要】“教学细节”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的充满思辨与灵性的课堂场景。“教学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细节最能演绎课堂之美,细节最能体现教育智慧,细节最能决定教学成败,所以关注教学细节是提升教学实效性的必由之路。【关键词】细节修养功力艺术智慧【正文】教学活动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细节乃教学中的细小环节,细枝末节,它可以是教师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互动,也可以是在特定情境中学生对教学的一种重要的行为反应。细节虽小,却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精彩的细节,教师要关注细节,开掘细节,做亮细节。关注细节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关注细节的教师才是成功的教师。一、细节体现修养从全面育人的角度看,教师不仅是以自己的知识才干培养学生成才,更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培育学生成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举手投足、一言一行所体现出的风度气质、文明修养,对于学生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都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不能不拘小节,应在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上都以身示范,体现出完美人格。教学细节对学生心理、行为的深刻教育性,警示着每一位严谨的教师。对惯常的教学细节,教师应重新加以理性分析和思考,从中清理出由不讲科学、不合规律、不重人道所导致的问题,从打造全新的教学细节入手,改变原有的教学行为,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和实践。一年级《蚂蚁和蝈蝈》的教学渐近尾声,屏幕上投影着一组量词训练:“一()蚂蚁,一()甲虫。”孩子们高举小手,应答如流。“一只蚂蚁,一条甲虫”的标准答案即将锁定,突然课堂上出现了另一种声音——“一(位)蚂蚁,一(名)甲虫。”闻听此言,孩子们哄堂大笑。笑声中“标新立异”的男孩面红耳赤,胖乎乎的小手直搔后脑勺。“嘘——”年轻的老师将右手食指放在嘴前,教室内顿时寂然无声。“好孩子!能说说理由吗?”老师眼含情,嘴含笑,轻抚着小男孩的面颊。小男孩满怀自信地反问道:“‘熊先生’、‘狼外婆’,动画片上不都这么说吗?”“没错!”老师带头为小男孩鼓掌,“诗人也这么说。”接着,老师便神采飞扬地背了一首非常有趣的诗。那是60多岁的香港女诗人西西写的,名字叫《可不可以说》:“可不可以说/一枚白菜一块鸡蛋一只葱一个胡椒粉?/可不可以说/一架飞鸟一管柳子树一顶太阳一巴斗骤雨?/可不可以说/一株柠檬茶一顿雪糕一亩阿华田?/可不可以说/一朵雨伞一束雪花一瓶银河一葫芦宇宙?/可不可以说/一头训导主任一只七省巡按一匹将军一尾皇帝?/可不可以说/龙眼吉祥龙须糖万岁万万岁?”孩子们听了,又是一阵哄堂大笑。那笑犹如一朵朵灿烂的花,开在每个人的脸上,开到每个人的心里。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个不经意的教学细节,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位教师深层次的修养。“好孩子,能说说理由吗?”一句话充满了温馨,充满了鼓励。这,看起来是一种教学机智,其实是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生动体现。于是,预设的教学流程因学情的变化随即调整,使教学朝着更有意义的方向前进。卢梭说:要把孩子当孩子。这是基于对孩子心理生理发展水平的了解,也是基于对孩子的尊重、保护和关爱。教师是孩子生命的奠基者。生命的意义在于精神的发育,心灵的成长。面对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请蹲下身来,把心放低,从孩子的角度去体悟孩子的言行,多用放大镜去放大孩子的美好,多用望远镜去展望孩子的未来,让孩子永远沐浴着师爱温暖的阳光,脸上写满天真与微笑,快乐学习,幸福成长。二、细节体现功力教学细节犹如课堂的精灵,倏忽而至,又稍纵即逝,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捕捉。课堂上,对细节敏锐的发现,常常成为教学中巧妙的切入点;对细节适度的把握,又常常成为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并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亮点。细节犹如竹笋,每“剥”一层,便有一段“鲜活”呈现出来。教师若能一层一层“剥”下去,教学活动必将逐步走向深入,课堂就会因此精彩纷呈。能“剥”到什么程度,全看教师的功力。大凡教学底蕴深厚的教师在关键细节的处理上都不会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教学时或巧妙转折,于惯常处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