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刘洪军访谈“临城近郊”畅通“美好城乡”路—XX市五星级村支书刘洪军访谈背景:张楼村是张楼办事处的驻地村,位于XX县区区东郊,南临大运河,距离市区仅有10分钟车程,区位优越,是个典型的‘临城近郊'村。清初,张姓始居,村部建一土炮楼,故名张楼。目前,辖区面积2.6平方公里,拥有9个村民小组,社会人口3116人,党员64名。近年来,张楼村认真按照市、办两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围绕‘齐头并举快发展,综合成绩保第一'的总体目标,大力弘扬昂扬向上、坚韧挺拔、心无旁骛、精诚团结的‘水杉精神',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发展,并先后荣获‘XX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XX县区创先争优先进单位'、‘XX县区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XX年4月,张楼村党支部书记刘洪军被评为‘XX市‘五星’级村党组织书记'。发挥区域优势,培育特色产业‘‘临城近郊’是张楼村最大的区域优势。因此发挥区域优势,坚持‘一村一品'和‘一村多品',积极培育特色产业,致富百姓是张楼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刘洪军说。近年来,张楼村立足村情,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临城近郊'区域优势,积极抢抓全市农业提档扩面的发展机遇,瞄准城市‘菜篮子',坚持‘一村一品'和‘一村多品'的发展定位,适时打造特色自采品牌,探索出一条现代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新路子。20XX年初,刘洪军召集村委会议研究制定了‘观光农业富民强村'的全新发展战略,得到了广大村民的支持和响应,并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建成规模达到2100多亩的设施农业示范园,实现了全村设施大棚全覆盖。张楼的高效设施大棚,不仅形成了规模,更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据初略统计,全村2100多亩设施大棚中具体包括1900亩设施葡萄、100多亩设施草莓和100多亩花第1页共4页卉蔬菜园。其中设施葡萄选种名特优品种——夏黑,亩产4000斤,年收入可达3-3.5万元。在发展设施草莓种植过程中,采用大户能人带动和成立合作社等方式,每座大棚年收入达2.5万元。在花卉和蔬菜种植方面,引进优质绿化花卉——红叶石兰,大面积种植,目前拥有50多个大棚,单株价格达1.5-1.8元,每棚种植27万余株,效益可达20余万元。同时,张楼村还面对‘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影响粮食生产'的特点,在村南近200亩农田上尝试性搞起了特色养殖项目,建造了泥鳅池,目前已挖好36个泥鳅池并完成消毒等工作,预计今年将全面上市,销售前景一片大好。实施“美好城乡”,改善村庄环境‘‘美好城乡建设行动’旨在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改善村民面貌。因此,在‘美好城乡建设行动’活动中,不能只盯着眼前的任务,必须要有长远打算,要真正考虑老百姓生产生活需求,要求得实效。'刘洪军说。自我市‘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全面启动以来,张楼村率先行动,积极围绕‘行动'的具体要求,推陈出新,多措并举,稳步推进‘行动'有序开展。建设‘美好城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只想着眼前的应付检查验收,更不能变得把‘行动'简单化、庸俗化,单纯地简单理解为推广几台农机,修建几条农路,制定几条《乡规民约》、种植几处草坪这么简单。在推进‘美好城乡建设行动'中,张楼村不断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坚持以‘人人关注环境整治,人人参与环境整治'为抓手,根据村里实际情况,积极对全村部分道路实行道路硬化;对全村生活垃圾采取收集处理,制定了保洁员工作职责和保洁员管理制度,坚持做到每日清理;积极推进农村改厕,努力消灭露天粪坑和简易房,新建改建无害化三格式厕所,改善以前露天粪坑蚊虫、苍蝇乱飞的局面;广泛发动群众,积极牵头逐组逐户的对农户的房前屋后的柴草、砖、瓦、石头、黄沙等垃圾进行清理。同时,张楼村还积极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建设成效,确保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实效。提升农民素质促进民风和谐第2页共4页‘当前,张楼村的变化不仅仅表现在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村里的环境美了,还表现在村民素质进一步提高,全村村民的民风民俗更加和谐了。'刘洪军说。今年以来,张楼村在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和改善村容村貌过程中,还积极注重提升村民文明素质,改善村里文明新风尚,培育‘科技型'农民和‘文明型'农民。该村以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