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姓氏歌--(2)VIP免费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姓氏歌--(2)_第1页
1/3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姓氏歌--(2)_第2页
2/3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姓氏歌--(2)_第3页
3/3
姓氏歌教学目标: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生字。3、学生展示诵读《姓氏歌》的成果。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难点:激发学生对中国姓氏文化的兴趣。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1.出示生字词卡片:姓氏、什么、张、胡、吴、徐、许,指名认读。2.说说自己班上还有哪些不同的姓氏,教师相机板书。3.教师过渡:我们中国的姓氏有很多,古人曾经编过一本书,叫《百家姓》,里面收集了常见的姓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二、学习课文第二小节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第二小节注意读准字音。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小节。(2)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并出示词语卡片:中国、4、钱、孙、周、郑。王、东方、上官,指名学生认读,强调:“赵、周”是翘舌音,“王、方”是后鼻音。(3)全班齐读第二小节。3.巩固识字。(1)学生再次朗读第二小节,画出其中的姓氏,再读一读。(2)指名学生交流第二小中出现了哪些姓氏,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张贴相关卡片: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3)再次打乱顺序,指名学生认一认这些姓氏,并说说自己的家人或同学有哪些人是这个姓。(4)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字形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并渗透一定的识字方法。如:“赵、钱、孙”都可以用第一小节的汉字组合法来识记;“周”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土”加“口”;“王”是“三”字中间加一竖。4.了解单姓和复姓。(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黑板上这些姓氏有什么不同。(2)指名学生交流,教师小结:中国的姓氏中,大部分是一个字,也有两个字的,如:东方、欧阳、上官等,这样的姓叫复姓。5.游戏进一步巩固:教师出示一张姓氏卡片,班上是这个姓氏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声说:示例:我姓钱,金钱的钱。6.朗读并背诵第二小节,通过拍手读感受其中的节奏,练习背诵。三、适当拓展,激发兴趣1.教师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的姓氏有很多,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姓氏,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姓氏呢?2.学生自主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板书,拓展学生的识字量。3.教师小结:古人也把常见的姓氏编成《百家姓》一书。教师简介《百家姓》:此书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百家姓》并不是按照姓氏人口多少来排序的。据最新的资料统计,“王李张刘”这四个姓氏的人做多。4.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历史名人、现当代名人姓什么:学生自主交流,教师适时板书。(预设:司马光姓司马,诸葛亮姓诸葛,毛泽东姓毛,周恩来姓周,朱德姓朱,王二小姓王,等等。)四、指导生字书写1.出示第二小节要求会写的字:国、王、方,指名认读,口头组词。2.学生自主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和书写笔顺,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3.教师范写讲解:“国”是全包围结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再封口;“方:字的笔顺中,第三笔是横折钩,略呈仰势。学生观察书空。4.学生自主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5.交流反馈,评议提高。五、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百家姓》,知道中国姓氏有很多,其实,每一个姓氏都有自己的来历和故事,希望课下同学们能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上网去查一查自己姓氏的故事,你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姓氏歌--(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