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一中初一语文导学案课题:6、黄河颂主备人:刘秀伟审核校长:审核人:备课时间;3月10日授课时间:3月19日【导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展开想象,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2、理解歌词中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导学重点】1、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美民族伟大的内涵,体会作者炽烈的爱国情怀。2、引导学生美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画面美、修辞美。【导学难点】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导学方法】合作探究【知识链接】1、作家作品及时代背景见同步17页。2、朗读方法指导(1)诗歌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气势。(3)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4)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学习过程】活动一:自主学习,积淀词语1.注音:巅()澎湃()()狂澜()屏障()()哺育()九曲连环()滋长()一泻万丈()体魄()浊流()2.解释词语:澎湃:狂澜:宛转:哺育:九曲连环:屏障:活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你认为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这首诗?2、自由朗读课文。3、根据“序曲-主体-尾声”三个部分,划分层次并概括大意。活动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1、全诗由朗诵词和歌词组成,朗诵词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2、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开始就歌颂,而是介绍一番黄河的景象。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你认为是哪一个字?3、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歌颂黄河,但在歌颂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你觉得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4、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5、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活动四:品读诗歌,赏析语言以“我欣赏这首诗的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的句式说话。活动五:链接生活,体验反思今天的我们面对黄河,你有什么话要说呢?【当堂检测】1、本文选自组诗__________第二部《黄河颂》,________作词,__________谱曲,作品由___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_______,壮阔的______和磅礴的_______,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2、指出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方法A、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B、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C、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3、黄河自古以来都是诗人吟诵的对象,请你写出两句有关黄河的古诗句:【作业设置】请发挥想象,结合诗歌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你印象最深的一幅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