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的翅膀”助我“飞得更高”【摘要】在德育新课程实施中充分开发与利用家长资源,把家长资源转化成班级德育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班级体德育教育合力、创建和谐教育,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关键词】德育;新课程;家长资源;和谐教育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已逐步成为现代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现代教育不仅在时间上扩展到终生教育,而且在空间上扩展到全社会。家庭是学校重要的合作伙伴。这种趋势下,学校、家庭、社会将构成学生成长的基本环境。学校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一、家长资源内涵的分析德育: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新课程: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德育新课程:以正确的德育理念作指导,把德育真正摆在“灵魂”和“首要”的地位,沿着育人的正确方向,采取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取得有效的结果。更新教师和班主任德育理念是提高德育现实性、针对性、时效性的前提条件。理念正确了才能摆位正确、目标明确,才能引起方法的变革,提高工作的实效。只有更新了德育理念,才能实现德育时效性的稳步提高。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内容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德育理念,坚持和谐发展的德育理念,坚持创新意识的德育理念。家长资源:包括主观性的教育资源和客观性的教育资源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两个方面。主观性的家长教育资源包括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所积累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家长在不同的行业中所具有的职业专长,如医生、交通警察等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家长的业余爱好和特长;家长的教育意识与水平。客观性的家长教育资源包括家长由于职业或爱好而收集、制作、购买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物品、器具及可供参观的家长工作场所等等。和谐教育:通过德、智、体、美诸育使受教育者养成“身心既美且善”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把和谐教育理解为把人的认识与自我表现配合起来的教育,培养“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人。二、家长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背景(一)国内现状2020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作了全面的部署。《意见》明确提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新课程背景下,探索新的德育模式,提高德育实效性,是当前中小学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新课程实施中,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很关键的环节,德育新课程实施中,同时也应具备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在我国现实中,对学生家长这一德育资源尚未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因此,新时期创新学校德育模式,必须充分开发与利用家长资源提高德育实效性。我校在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就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三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学校德育方面,主要把家长纳入到德育课程的师资队伍中去,实现学校德育课程师资的多元化,优化学校德育课程的师资队伍,作为学校的基本单位---班级,在此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德育方面,主要通过家长德育意识与德育能力的提升,对家长家庭德育的指导与引领,切实提高家长的家庭德育水平。社会德育方面,充分发挥家长的协调和指导作用。总的来说,通过对家长德育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在德育方面做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家长在学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