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精编仿真金卷化学(B)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l35.5Fe56Mn55Ba137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中国科学家首次在世界上发现铂的一种新同位素20278Pt,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铂元素的质量数202B.20278Pt与12C的质量比为101∶6C.不能确定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D.20278Pt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2022.配制500mL0.100mol·Lˉ1的NaCl溶液,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需用的仪器有:天平、25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B.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①②④③C.容量瓶需要用自来水、蒸馏水洗涤,干燥后才可用D.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使配得的NaCl溶液浓度偏低3.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醋酸除去水垢B.用KClO3制备O2C.用漂白粉漂白衣物D.用酒精清洁电子产品的油污4.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A.是否有丁达尔现象B.是否均一、透明、稳定C.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D.是否能通过滤纸5.下列可以大量共存且溶液是无色的离子组是A.H+、K+、Fe3+、SO2-4B.Ba2+、Ca2+、OH-、CO2-3C.H+、Na+、NO-3、Cu2+D.NO-3、SO2-4、K+、Mg2+6.下列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A.Na2O与Na2O2均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所以都是碱性氧化物B.Na2O与Na2O2分别与CO2反应的产物完全相同C.常温下,钠在空气中反应生成过氧化钠D.在呼吸面具中,Na2O2常作供氧剂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可能为纯净物B.H2、D2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C.13C原子内的中子数为13D.O2和O3互为同位素8.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58.5g氯化钠固体中含有NA个氯化钠分子B.1molFe参与反应失去电子数目一定为2NAC.1mol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2NA个电子D.常温下,46gNO2和N2O4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氮原子数为NA9.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绝缘板上的铜箔,制作印刷电路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用KSCN溶液可检验废液中的Fe2+C.可用置换法回收废液中的铜D.Fe3+能溶解Cu说明Cu比Fe金属性强10.在稀盐酸溶液中加入适量铁粉,反应完全后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放置片刻,从反应体系中观察到颜色的变化是A.无色→灰绿→红褐B.灰绿→红褐→蓝灰色→红棕C.无色→白色→浅绿→灰绿→红褐D.无色→浅绿→白色→灰绿→红褐1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漂白剂B.KSCN溶液与Fe3+反应生成血红色沉淀,常用于检验Fe3+C.大气中二氧化氮达到一定浓度时有毒,常用排水法收集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D.明矾与水反应生成Al(OH)3胶体,可用于水的杀菌消毒1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第二周期元素从Li到F,非金属性逐渐增强B.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C.第三周期的元素:P、S、Cl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增大D.主族元素呈现的最高正化合价,其数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13.根据下列反应:①Ag2O+H2O2=2Ag+O2↑+H2O;②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判断:H2O2、Ag2O、K2CrO4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K2CrO4>H2O2>Ag2OB.Ag2O>H2O2>K2CrO4C.H2O2>Ag2O>K2CrO4D.Ag2O>K2CrO4>H2O214.W、Q、X、Y、Z属于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Q是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X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Y元素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之和为4,Z和Q同主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Q)>r(X)>r(Y)>r(Z)B.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