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精编仿真金卷化学(B)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l35.5Fe56Mn55Ba137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中国科学家首次在世界上发现铂的一种新同位素20278Pt,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铂元素的质量数202B.20278Pt与12C的质量比为101∶6C.不能确定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D.20278Pt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202【答案】A【解析】A选项,20278Pt的质量数为202,是这个核素的质量数,不是铂元素的质量数,故A错误;B选项,质量比就是它们的质量数之比,故B正确;C选项,我们只知道20278Pt这个核素的质量数,不知道铂元素的其他核素,也无法算出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C正确;D选项,20278Pt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可以用质量数来代替,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A。2.配制500mL0.100mol·Lˉ1的NaCl溶液,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需用的仪器有:天平、25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B.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①②④③C.容量瓶需要用自来水、蒸馏水洗涤,干燥后才可用D.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使配得的NaCl溶液浓度偏低【答案】D【解析】A项、配制500mL0.100mol·Lˉ1NaCl溶液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故A错误;B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为②①④③,故B错误;C项、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由于后面还需要加入蒸馏水定容,所以不必干燥,故C错误;D项、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则所加蒸馏水偏多,溶液的体积V偏大,溶液的浓度偏低,故D正确。3.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醋酸除去水垢B.用KClO3制备O2C.用漂白粉漂白衣物D.用酒精清洁电子产品的油污【答案】D【解析】A.用醋酸除去水垢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B.用KClO3制备O2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C.用漂白粉漂白衣物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D.用酒精清洁电子产品的油污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D正确。答案选D。4.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A.是否有丁达尔现象B.是否均一、透明、稳定C.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D.是否能通过滤纸【答案】C【解析】液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溶液中微粒直径小于1nm,胶体中微粒直径为1nm-100nm,浊液微粒直径大于100nm。故答案选C。5.下列可以大量共存且溶液是无色的离子组是A.H+、K+、Fe3+、SO2-4B.Ba2+、Ca2+、OH-、CO2-3C.H+、Na+、NO-3、Cu2+D.NO-3、SO2-4、K+、Mg2+【答案】D【解析】A.Fe3+在溶液中是黄色的,题目要求是无色溶液,故A错误;B.Ba2+、Ca2+、CO2-3离子之间反应生成BaCO3,CaCO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Cu2+在溶液中是蓝色的,题目要求是无色溶液,故C错误;D.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且溶液中的各种离子都是无色的,故D正确。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6.下列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A.Na2O与Na2O2均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所以都是碱性氧化物B.Na2O与Na2O2分别与CO2反应的产物完全相同C.常温下,钠在空气中反应生成过氧化钠D.在呼吸面具中,Na2O2常作供氧剂【答案】D【解析】A.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错误;B.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故错误;C.常温下,钠在空气中反应生成氧化钠,故错误;D.过氧化钠能和水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