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通风技术规范(试行)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智能通风系统的术语和定义、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软件功能要求、通风控制、安全要求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在散装原粮、大豆储藏过程中的通风智能控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GB/T4793.1测量?控制和试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GB/T9813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LS/T1202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LS/T1707.2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仓储第2部分:粮情检测分类与代码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智能通风根据通风目的和通风控制数学模型,计算机自动检测粮情、天气状况和判断通风条件,自动控制通风设备与设施的开启和关停的通风方式。3.2自动通风口通过执行机构和控制装置,能自动开关的通风口。3.3自动通风窗通过执行机构和控制装置,能自动开关的通风窗。3.4测控模块具有根据主机指令控制相关设备、设施的启停并能反馈设备、设施工作状态的集成电路装置。3.5智能通风自动控制硬件系统通风自动控制系统的物理组成部分,通常由PC机、通讯模块、通讯电缆、测控模块、分支器、风机、自动通风口和自动通风窗等组成。3.6智能通风自动控制软件系统为实现通风控制系统的数据检测与显示、数据分析、数据存储和报表打印、设备控制等功能而编写的所有程序、流程、规则和相关文档的集合。4数据采集4.1数据类型4.1.1粮情数据。包括外温、外湿、仓温、仓湿、粮温及粮食水分、储粮害虫。4.1.2通风设备及设施状态数据。包括运行状态、位置状态、故障信息等。4.1.3粮情测控系统数据格式及接口见附录A。4.2数据来源4.3智能通风控制软件采用实时数据。4.3.1粮温实时数据由粮情远程监控平台提供。4.3.2通风设备及设施状态实时数据由测控模块提供。4.3.3若粮情远程监控平台不能提供准确的仓温仓湿、气温气湿数据,这些数据由测控模块提供。4.3.4粮食水分初始数据人工输入。4.4采集频率4.4.1粮堆温度数据采集频率不小于1次/30分钟。4.4.2仓温仓湿、气温气湿数据采集频率不小于1次/5分钟。4.4.3设备与设施状态数据采集频率不小于1次/5分钟。5数据分析5.1分析内容5.1.1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分析,剔除错误数据、异常数据、虚假数据,筛选有效数据。5.1.2通风条件及效果分析。根据有效数据,确定通风条件,判断通风效果,记录通风过程。5.2分析方法5.2.1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分析由粮情远程监控平台自动完成。5.2.2数据真实性分析采用对比分析法,包括历史数据对比、温度梯度对比。5.2.3数据准确性分析采用重复分析法。包括漂移度对比、人工检测对比。5.2.4通风条件及效果分析由智能通风控制软件自动完成。5.2.5数据分析结果可辅以人工确认。6智能通风控制软件功能要求6.1数据检测6.1.1具备获得实时粮情数据功能。6.1.2具备检测储粮通风设备及设施运行状态的功能。6.1.3具备自动分时获得多个仓房粮情数据的功能。6.1.4具备获得粮库外部天气状况数据的的功能(包括外界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有无雨雪等。)6.2数据分析与预测6.2.1根据通风控制数学模型,具备通风启停条件分析功能。6.2.2根据不同通风目的,具备通风效果判断和通风时间预测功能。6.2.3具备分时分析多个仓房粮情数据的功能。6.3数值计算6.3.1软件能自动计算显示空气绝对湿含量、湿空气焓值、湿空气比容、空气露点。6.3.2软件宜具备自动计算显示粮食水分减量、单位能耗等辅助功能。6.4数据存储与检索6.4.1具备存储实时数据的功能。6.4.2具备检索实时和历史数据的功能。6.5数据统计和显示6.5.1具备统计通风时间、通风次数、单位能耗等功能。6.5.2具备显示、打印实时数据、通风作业记录卡和图表的功能。6.6设备控制6.6.1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能自动控制通风设备及设施的开关或启停。6.6.2具备现场手动和计算机自动控制功能。6.6.3具备分时控制多个仓房通风设施设备的功能。6.6.4具备异常天气紧急停机和短信通知功能。6.6.5具备设施设备状态异常报警功能。6.7其它6.7.1按LS/T1707.2的规定,采用统一的标准数据结构。6.7.2具备单机运行和网络运行功能。6.7.3智能通风控制软件标准数据接口见附录A。7通风控制7.1控制方式7.1.1具备现场手动辅助控制功能。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