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满分练六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铀235的体积超过它的临界体积,裂变的链式反应就能够发生B.根据玻尔理论,在氢原子中,电子吸收光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电子的能量变大,动能也变大C.只要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强,照射时间足够长,就一定能产生光电效应D.核反应的实质是粒子对核撞击而打出新粒子使核变为新核解析:选A.只要铀235的体积超过它的临界体积,就能产生裂变的链式反应,A正确;在氢原子中,电子吸收光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电子的能量变大,轨道半径变大,电势能变大,但动能变小,B错误;某种金属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选项C错误;核反应是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并不一定打出新粒子,D错误;故选A.2.一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为45m,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该小球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45m/sB.35m/sC.25m/sD.22.5m/s解析:选C.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可知,最后1s的平均速度为v=xt=45m/s,匀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设下落总时间为T,则g(T-0.5s)=45m/s,解得T=5s,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即2.5s时的瞬时速度v=gt′=10×2.5m/s=25m/s,C正确.3.如图所示,带电荷量为-q的均匀带电半球壳的半径为R,CD为通过半球顶点C与球心O的轴线,P、Q为CD轴上在O点两侧离O点距离相等的两点,如果是均匀带电球壳,其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电势都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Q两点的电势、电场强度均相同B.P、Q两点的电势不同,电场强度相同C.P、Q两点的电势相同、电场强度等大反向D.在Q点由静止释放一带负电的微粒(重力不计),微粒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解析:选B.半球壳带负电,因此在CD上电场线沿DC方向向上,所以P点电势一定低于Q点电势,A、C错误;若在O点的下方再放置一同样的半球壳组成一完整的球壳,则P、Q两点的电场强度均为零,即上、下半球壳在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对称性可知上半球壳在P点与在Q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正确;在Q点由静止释放一带负电微粒,微粒一定做变加速运动,D错误.4.如图所示,以MN、PQ为边界的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场宽为2L,高为L的正三角形闭合金属框由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围成,在外力作用下由图示位置被水平向右匀速拉过磁场区域,ab边平行MN且垂直金属框运动方向,取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则金属框中的感应电动势E、感应电流I,所施加的外力F及外力的功率P随位移x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解析:选B.金属框进入磁场的过程中,穿过金属框的磁通量增加,由楞次定律可知此过程中感应电流为逆时针方向,而此过程金属框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l=2x·tan30°且均匀增加,完全进入磁场后,穿过金属框的磁通量不变,回路中无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排除A选项;0~L位移内,因金属框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F外=F安=BIl=B2l2vR=4B2x2vRtan230°,即外力随位移的增大而非线性增大,排除C选项;0~L位移内,外力的功率P=F外v=4B2x2v2Rtan230°,即外力的功率随位移的增大而非线性增大,排除D选项;所以B选项正确.5.如图甲所示,升降机内固定着一个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斜面底端安装一个能显示弹簧作用力的传感器,以弹簧受压时传感器示数为正,传感器通过一根轻弹簧连接着一个质量为2m的金属球.运动中的升降机突然停止,以停止运动为计时起点,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传感器上显示的弹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且金属球运动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升降机在停止运动前是向上运动的B.0~t1时间段内金属球做减速运动C.t1~t2时间段内金属球处于超重状态D.t2和t4两时刻金属球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大小均相同解析:选D.由于升降机停止运动前传感器的示数为0,表明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即升降机有向下的加速度g,而0~t1时间段内示数增加,说明弹簧被压缩,即升降机突然停下后金属球由于惯性而向下运动,故停止前升降机是向下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