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械制造基础》第四篇焊接加工一、填空题4.电弧焊焊条按熔渣化学性质的不同,分为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6.焊接接头中的热影响区包括、过热区、正火区、部分相变区。7.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有收缩变形、角变形、弯曲变形、扭曲变形、波浪形变形。8.焊接变形的常用矫正方法是火焰加热矫正法、机械矫正法。9.减少焊接变形的措施有加裕量法、刚性固定法、反变形法、选择合理的焊接次序等。10.常用的电弧焊焊接方法有手工电弧焊、_埋弧焊_、_气体保护焊_等。12.按照接头形式电阻焊可分为三种,即点焊、缝焊和对焊。13.常用的焊接接头形式有对接接头、角接接头、搭接接头、T形接头。14.常用的高能焊接方法有、真空电子束焊、激光焊、等离子弧焊、等。2.目前生产中最常用的两种刀具材料是高速刚和硬质合金,制造形状复杂的刀具时常用高速刚。4.安排零件切削加工顺序的一般原则是基准先行、先粗后精、2先主后次和先面后孔等。8.确定零件某一表面加工余量时,毛坯的加工总余量是各余量之和。1.影响金属充型能力的因素有:金属成分、温度和压力和铸型填充条件。2.可锻性常用金属的塑性和变形抗力来综合衡量。3.镶嵌件一般用压力铸造方法制造,而离心铸造方法便于浇注双金属铸件。6.落料件尺寸取决于凹模刃口尺寸,冲孔件的尺寸取决于凸模刃口尺寸。7.埋弧自动焊常用来焊接长的直线焊缝和较大直径的环形焊缝。8.电弧燃烧非常稳定,可焊接很薄的箔材的电弧焊方法是等离子弧焊。9.钎焊可根据钎料熔点的不同分为软钎焊和硬钎焊。3二、选择题2.焊接薄板时,为防止烧穿可采用(D)。A.交流电源;B.直流正接;C.任意电源;D.直流反接3.在焊接接头中,综合性能最好的区域是(C)。A.熔合区;B.过热区;C.正火区;D.部分相变区4.对铝合金最合适的焊接方法是(C)A.电阻焊B.电渣焊C.氩弧焊D.手工电弧焊5.闪光对焊的特点是(B)A.焊接前先将被焊件接触B.焊接前把被焊件安装好并保持一定距离C.闪光对焊焊缝处很光滑D.只能焊接相同的材料6.与埋弧自动焊相比,手工电弧焊的突出优点在于(C)。A.焊接后的变形小B.适用的焊件厚C.可焊的空间位置多D.焊接热影响区小7.容易获得良好焊缝成形的焊接位置是(A)。(A)平焊(B)立焊(C)横焊(D)仰焊8.焊接厚度大于40mm的大件,可采用(D)焊接方法。(A)焊条电弧焊(B)电阻焊(C)钎焊(D)电渣焊5.淬火处理一般安排在:(B)A、毛坯制造之后B、粗加工后C、半精加工之后D、精加工之后9.1mm钢板对接时,一般应采用(C)焊接方法。4(A)埋弧焊(B)电阻焊(C)气焊(D)电渣焊10.下列几种焊接方法中属于熔化焊的是(B)。(A)点焊(B)气焊(C)缝焊(D)摩擦焊12.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的材料是(A)。(A)Q195(B)HT200(C)T12A(D)9SiCr13、缝焊接头型式一般多采用[D]。A.对接B.角接C.T字接D.搭接14.钢的焊接性常用评价指标是(C)。A.钢含碳量B.钢的合金元素含量C.钢的碳当量D.钢的合金元素总含量15.下列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属于非破坏性检验的是(B)。A.金相检验B.密封性检验C.拉伸试验D.断口检验2.合金的凝固收缩是铸件产生应力、变形和冷裂的基本原因。×3.所谓冷加工就是指在常温下进行的加工,热加工就是将工件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进行加工。×4.三爪卡盘的三个卡爪是联动的,具有自动定心作用,所以它的定位精度一般要高于四爪卡盘。×5.车床的主轴是带动工件旋转的,而铣床的主轴是带动铣刀旋转的。√6.在卧式铣床上加工表面有硬皮的毛坯零件时,应采用逆铣切削。√7.牛头刨床的刨刀是作往复运动的,而龙门刨的刨刀是作间歇移动的。√8.在零件图上标注尺寸时,作为依据的那些点、线、面,称为工艺基准。×9.工件定位时,并不是任何情况都要限制六个自由度。√10.工件被夹紧后,则六个自由度就被全部限制了。×11.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各有不同的意义和用途,所以一般是不能重复的。×12.工件定位时,应选择余量和公差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而不应该选择工件不需加工的表面作为粗基准。×513.为减少定位误差,应尽可能使较多的表面加工用同一精基准。√14.表面淬火、渗碳、氮化等属于最终热处理,一般安排在机械加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