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废水SS和浊度的测定课时安排:2学时实验课(验证性)实验名称:废水悬浮固体和浊度的测定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悬浮物的基本概念。2、掌握重量法测定水中悬浮物的原理和方法。教学内容:1.仪器操作演示。2.基本理论知识的运用,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教学方式、手段、媒介:方式与手段:讲课、讨论媒介:实验教材、板书具体内容:一、实验目的1、了解悬浮物的基本概念。2、掌握重量法测定水中悬浮物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水质中悬浮物是指水样通过孔径为0.45μm的滤膜(滤纸),截留在滤膜上并于103℃烘干至恒重的固体物质。按重量分析要求,对通过水样前后的滤膜进行称量,算出一定量水样中颗粒物的质量,从而求出悬浮物的含量。三、仪器和试剂1、仪器:常用实验室仪器和以下仪器:a.全玻璃微孔滤膜过滤器或玻璃漏斗;b.CN-CA滤膜(孔径0.45μm、直径60mm)或中速定量滤纸;c.吸滤瓶、真空泵;d.电子天平;e.干燥器。2、试剂: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四、操作步骤1、采样:按采样要求采取具有代表性水样500~1000mL(注意不能加入任何保护剂,以防破坏物质在固、液间的分配平衡。漂浮和浸没的不均匀固体物质不属于悬浮物质,应从水样中除去。)2、滤膜(滤纸)准备:将微孔滤膜(滤纸)放于事先恒重的称量瓶里,移入烘箱中于103~105℃烘干1小时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质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质量差≤0.2mg。3、量取充分混合均匀的试样150mL全部通过上面称至恒重的滤膜(滤纸)过滤,再用蒸馏水洗残渣3~5次,之后,仔细取出载有悬浮物的滤膜(滤纸)放在原恒重的称量瓶里,移入烘箱中103~105℃烘干一小时后移入干燥器中,使冷却到室温,称其质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到两次称量的质量差≤0.4mg为止。五、结果的表示悬浮物含量C(mg/L)按下式计算:式中:C——水中悬浮物浓度,mg/L;A——悬浮物+滤膜+称量瓶重量,g;B——滤膜+称量瓶重量,g;V——试样体积,mL。B.浊度的测定(光电式浊度仪)一、原理浊度是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水中含有泥土、粉砂、微细有机物、无机物、浮游动物和其他微生物等悬浮物和胶体物都可使水样呈现浊度。水的浊度大小不仅和水中存在颗粒物含量有关,而且和其粒径大小、形状、颗粒表面对光散射特性有密切关系。二、测定采用光电式浊度仪测定水样浊度。六、注意事项1、采集的水样应尽快分析测定。如需防置,应贮存在4℃冷藏箱中,但最长不得超过七天。2、滤膜上截留过多的悬浮物可能夹带过多的水分,除延长干燥时间外,还可能造成过滤困难,遇此情况,可酌情少取试样。滤膜上悬浮物过少,则会增大称量误差,影响测定精度,必要时,可增大试样体积,一般以5~10mm悬浮物做为量取试样体积的适用范围。参考书目:高廷耀等.《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彭党聪.《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践教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实验二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课时安排:4学时实验课(综合性)实验名称: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教学目的要求:(1)加深对活性污泥性能,特别是污泥活性的理解。(2)掌握几项污泥性质的测定方法。教学内容:1.采用沉淀法测定活性污泥的SV值。2.采用重量法测定活性污泥MLSS值。3.通过计算得出活性污泥SVI值,评价活性污泥性能。教学方式、手段、媒介:方式与手段:讲课、讨论媒介:实验教材、板书具体内容:1实验目的(1)加深对活性污泥性能,特别是污泥活性的理解。(2)掌握几项污泥性质的测定方法。2实验原理活性污泥是人工培养的生物絮凝体,它是由好氧微生物及其吸附的有机物组成的。活性污泥具有吸附和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也有些可利用无机物质)的能力,显示出生物化学活性。在生物处理废水的设备运转管理中,除用显微镜观察外,下面几项污泥性质是经常要测定的。这些指标反映了污泥的活性,它们与剩余污泥排放量及处理效果等都有密切关系。3实验设备与试剂(1)水分快速测定仪1台(2)真空过滤装置1套。(3)秒表l块。(4)分析天平1台。(5)马弗炉1台。(6)坩埚数个。(7)定量滤纸数张。(8)100mL量筒4个。(9)500mL烧杯2个。(10)玻璃棒2根。(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