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空》策划案一:法制栏目背景分析背景分析主要针对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和目标消费者(观众)、《法治时空》本身、竞争对手及竞争情况作一个系统的分析,为我们的总体策划提供一定的策略依据。这些分析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内、省内经济年鉴、广播电视管理部门相关政策及调控措施。1、电视行业发展环境分析(1)、宏观经济形势及总体消费态势随着社会总体经济态势的提升,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在过去几年里一直以9%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预计未来10年内将以7%和6%以上速度持续增长。中国内地4岁以上电视观众的总数为11.15亿人,观众日均收视时间为174分钟,与5年前相比增加了43分钟,比10年前增加了56分钟。5年来,城乡居民的收视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彩色电视机家庭拥有率大幅度增加,城乡居民家庭中目前拥有的电视机总数为4.48亿台,其中彩色电视机3.43亿台,比5年前增长了将近四成,平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97台,黑白电视机30台。同时,电视信号入户率也大幅度提高,目前,。调查数据还显示,电视已经成为与受众关系最为密切的大众传播媒介,95.8%的电视观众表示“经常”和“几乎每天”看电视。2、电视行业政治、法律背景(1)、国内的广播电视机构特别是法制栏目,实际上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宣传喉舌,在向观众传递大量政治、经济、生活等相关法律信息的同时,也担当着正确舆论引导、监督的作用。《法治时空》作为一档关注民生、贴近市民生活的法制栏目,既有舆论监督,又有人文关怀;既有市井琐事,又有人生百态。《法治时空》报道的是发生在老百姓周遭的大事小事,。这样的栏目既能受到百姓的喜爱,又能引导市民积极向上的态度,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对此类节目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3、市场概况当前,与《法治时空》同类的电视栏目竞争相对激烈。抛开中央台和其它地方台不计,单就南方本土电视媒体中的同类节目,《|说法。看法》是强劲的竞争对手。从观众份额及社会知名度来看,南方电视台《说法。看法》显然占有较大的优势,处于广东同类栏目的主要地位。这些无疑对《法治时空》新开播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迫使我们在栏目建设、群众基础建立、观众吸引等各方面加大力度进行扩展二、栏目分析:1、栏目口号:记录法治进程。2、栏目宗旨:普及法律、推动立法与监督执法、推动国家法治化进程。为百姓办实事。3、栏目要求:立足新闻性、突出思想性、增强服务性、加大监督性、提高可视性、不断社会化。4、节目形式:《法治时空》采取以案说法、大众参与、专家评说的节目样式。即采用演播室访谈与专题片结合的方式,夹叙夹议,叙事清楚,说理明白。5、节目特点:(1)在秉承栏目一贯可看性强,条理分明的风格基础上,增强每一期节目的新闻敏感度和案发现场的真实性,争取新闻因素和法律因素相结合,使节目产生更大的冲击力和社会互动力。扩版后还包括更为精心地打造演播室,加大信息数量、提高信息质量,全面改进节目包装,确立栏目标识、栏目口号,进一步明确栏目的定位和理念。在监守普法定位的基础上扩展题材范围,为记者成长提供更大的空间。(2)《法治时空》注重选取典型案例,通过曲折生动的案例,层层剥笋,以理服人,阐释法律知识具体生动,观点明晰,说理透彻。(3)平民化:选取平民化的素材,用平民化的视角讲述,便于百姓理解,达到普法教育的效果。6、定位:(1)重在“普”:就是要求法制节目要努力宣传法理法规,弘扬法制精神,不断提高人们的法律自觉意识。(2)根在“法”:就是要求法制节目要以法为本,紧扣案件背后的法律含义,拓展法律探讨的深度,加大法律内涵的挖掘力度。(3)淡于“奇”:就是要求法制节目要力戒骄躁,踏实进取,切切实实在传媒界形成良好的节目制作氛围。(4)贵在“引”:就是要求法制节目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地为依法治国提供强有力的舆论保障和理论支持。7、节目的价值观取向(即节目倾向性):尊重法律,关注法治,尊重群众。8、选题:以严格标准选取法律含量高、故事性强、可视性高、政策性严的素材。9、内容:以鲜活为前提,每天一个真实的中国法律故事。10、节目结构:比较独特,以故事+演播室权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