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流动式起重机检验内容要求与方法检验项目项目编号检验内容与要求检验方法1.技术资料1.1制造单位应提供有效的资格证明、产品出厂合格证、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等随机文件;必要时应提供型式试验报告。查阅资料。1.2改造(大修)单位应提供改造(大修)部分的清单、主要部件合格证、改造部分经改造单位批准并签章的图样和计算资料、改造(大修)后的自检报告。查阅资料。1.3使用单位应提供注册登记和运行管理制度资料以及设备技术档案(内容包括1.1和1.2项要求的资料,维修保养、常规检查和故障与事故的记录等)。新增设备的验收检验此项仅核查运行管理制度资料。查阅资料。2.安全标志2.1起重机明显部位应有清晰的额定起重量标志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外观检查,定期检验和改造(大修)后验收检验时查检验合格标志。2.2在主臂适当位置用醒目的字体写上“起重臂下严禁站人”。吊钩滑轮组侧板,回转尾部、平衡重、臂架头部和外伸支腿要有黄黑相间的危险部位标志。外观检查。3.金属结构3.1起重机的主要受力构件不应有整体失稳、严重塑性变形和产生裂纹。整体失稳时不得修复,应报废;产生塑性变形使工作机构不能正常运行时,如果不能修复,应报废;发生锈蚀或腐蚀超过原厚度的10%时应报废;产生裂纹应修复,否则应报废。外观检查,必要时用钢直尺、测厚仪等工具测量。3.2金属结构的连接焊缝无明显可见的焊接缺陷。螺栓或铆钉联接不得松动,不应有缺件、损坏等缺陷。高强度螺栓连接应有足够的预紧力矩。外观检查,必要时可用探伤仪检查焊缝质量或用力矩扳手检查高强度螺栓的联接状况。2/103.3臂架与支腿3.3.1箱形起重臂各箱形臂侧向单面调整间隙不大于2.5mm,伸缩工作时不得有异常现象。目测检查,必要时用塞尺测量。3.3.2桁架起重臂由多节组装成的桁架臂应保证中间臂具有互换性。外观检查。3.3.3当起重机处于行驶状态时,支腿应收回并可靠地固定。外观检查。3.3.4在起重作业时,支座盘应牢靠地连接在支腿上,支腿应可靠地支承起重机。外观检查。3.3.5X、H型活动支腿与固定支腿的单侧间隙不大于3mm,垂直平面内间隙不大于5mm。用塞尺测量。4.操纵室4.操纵室应宽敞,视野良好,操纵室的内部宽度不小于700mm,高度不小于1400mm,前窗应配置刮水器和遮阳板,门窗应开关方便,固定可靠。上车操纵室的门全开位置应有锁定装置,门应有锁,室内应有额定起重量表,起升高度曲线标牌。外观检查,必要时测量。5.主要零部件与机构5.1吊钩5.1.1吊钩应有标记和防脱钩装置,不允许使用铸造吊钩。外观检查。5.1.2吊钩不应有裂纹、剥裂等缺陷,存在缺陷不得焊补。吊钩危险断面磨损量:按GB10051.2制造的吊钩应不大于原尺寸的5%;按行业沿用标准制造的吊钩应不大于原尺寸的10%。板钩衬外观检查,必要时用20倍放大境检查裂纹缺陷,或者打磨、清洗,用磁粉、着色探伤检查裂纹缺陷。用卡3/10检验项目项目编号检验内容与要求检验方法5.主要零部件与机构5.1吊钩套磨损达原尺寸50%时,应报废衬套。(续5.1.2)尺测量断面磨损量。5.1.3开口度增加量:按GB10051.2制造的吊钩应不大于原尺寸的10%,其他吊钩应不大于原尺寸的15%。外观检查,必要时用卡尺测量。5.2钢丝绳及其固定5.2.1钢丝绳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与滑轮和卷筒相匹配,并正确穿绕。钢丝绳绳端固定应牢固、可靠。压板固定时应可靠,卷筒上的绳端固定装置应有防松或自紧的性能;金属压制接头固定时,接头不应有裂纹;楔块固定时,楔套不应有裂纹,楔块不应松动。绳卡固定时,绳卡安装应正确,绳卡数应满足附表3的要求。对照使用说明书查验。检查滑轮和卷筒的槽型、直径是否与选用的钢丝绳相匹配。5.2.2除固定钢丝绳的圈数外,卷筒上至少应有保留3圈钢丝绳做为安全圈。将吊钩放到最低工作位置,检查安全圈数。5.2.3钢丝绳应润滑良好。不应与金属结构磨擦。外观检查。5.2.4钢丝绳不应有扭结、压扁、弯折、断股、笼状畸变、断芯等变形现象。外观检查。5.2.5钢丝绳直径减小量不大于公称直径的7%。用卡尺测量。5.2.6钢丝绳断丝数不应超过附表4规定的数值。外观检查,必要时用探伤仪检查。5.3滑轮5.3.1滑轮直径D0min(D0min=h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