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作业本:第一章酸碱盐习题课1/9酸碱盐习题课1.(枣庄中考)用pH试纸测定石灰水的pH,如图所示,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第1题图A.偏高B.偏低C.相等D.无法确定2.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a中的NaOH浓溶液挤入盛满CO2气体的b中,打开止水夹。第2题图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c中的水倒吸进入b中B.导管处有气泡冒出C.气球胀大D.无明显现象3.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不是氯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作业本:第一章酸碱盐习题课2/9A.观察KCl溶液没有颜色B.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C.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D.加水稀释后FeCl3溶液黄色变浅4.许多物质在溶液中都以离子形式存在。我们熟悉的复分解反应就是溶液中离子间结合得到水、气体或沉淀的一类化学反应。如: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就是溶液中的H+和OH-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结合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各组离子间不能反应的是()A.H+、Na+、OH-、NO-3B.Na+、K+、Cl-、OH-C.H+、K+、CO2-3、HCO-3D.K+、Ba2+、Cl-、SO2-4第5题图5.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说明该反应过程中放热B.图中B点表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C.图中C处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HClD.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变大6.(湘潭中考)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作业本:第一章酸碱盐习题课3/9A.CuSO4、HCl、MgSO4、NaOHB.H2SO4、FeCl3、NaOH、NaClC.NaCl、Ba(OH)2、Na2CO3、Na2SO4D.K2SO4、Na2CO3、BaCl2、HCl7.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第7题图A.若X是酚酞试液,a可能是碳酸钠B.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物C.若X是稀盐酸,c可能是单质D.若X是稀盐酸,d可能是单质8.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现有一种无色营养液,可能含有硝酸钙、碳酸钾、氯化钾、硝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第8题图A.营养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钙B.营养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钾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作业本:第一章酸碱盐习题课4/9C.营养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钾D.营养液可能由硝酸钙、氯化钾、硝酸钾组成9.某溶液M可能含有盐酸、硫酸、氯化钠、硝酸镁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组成,向一定质量的溶液M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第9题图A.从图像分析,加入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钡后开始生成沉淀,11.6g沉淀全部是氢氧化镁B.溶液M中一定不含有硫酸,可能含有氯化钠C.到达b点时所得溶液中的阴离子可能含有氯离子和硝酸根离子D.到达b点时所消耗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于34.2g10.某城市有甲、乙两工厂排放污水,污水中各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3种(两厂不含相同离子):Ag+、Ba2+、Na+、Cl-、SO2-4、NO-3。若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如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便会变成无色澄清且只含硝酸钠而排放,污染程度会大大降低。关于污染源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A.SO2-4和NO-3可能来自同一工厂B.Cl-和NO-3一定不在同一工厂C.Ag+和Na+可能在同一工厂D.Na+和NO-3来自同一工厂11.(青岛中考)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杂质,应加入过量的氢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作业本:第一章酸碱盐习题课5/9氧化钠、氯化钡、碳酸钠等物质,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去除沉淀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实验操作过程如图所示:第11题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操作步骤也可以是①③④②⑤⑥B.操作⑥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将滤液的pH调为7C.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可以颠倒D.操作⑤得到的沉淀中共有四种物质第12题图12.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