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消费者行为作业答案一、简答题1.两者都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正如长度单位可以用米来表示一样。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两者分析所得到的效用最大化必要条件是相同的,即:XYXYXYMUMUPPPXPYM。后者是前者的补充和完善,解决了前者无法将效用计量相加求和的问题。2.略3.无差异曲线图中每条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水平,离原点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比较高。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凸向原点4.用图象说明必需品、奢侈品和低等品的恩格尔曲线并理解其含义。必需品:随着收入上升,商品的需求量以递减的比率上升。奢侈品:随着收入上升,商品的需求量以递增的比率上升。低等品:随着收入上升,商品的需求量以递减的比率减少。5.因为边际替代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二、选择题1-5:BBBAD6-10:BCBDC11-15:CDACA16-20:BABCD21-25:CACCB26-31:CADCACA三、判断题I0I1I2I3X0X1X223IX必需品II0I1I2I3X0X1X2X3X奢侈品品I0I1I2I3X3X2X1X0X低等品2/61-5:××√××6-10:×√×√×11-15:××√√√16-20:×××××21-25:×√√×√26-32:×√×1、已知某个人的效用函数为TU=56B—2B2,B为商品数量,画出TU函数的图像,求出该人对B商品的最大满足数量。(1)在消费10个单位B商品时,全部效用为多少,边际效用为多少?(2)在消费18个单位B商品时,全部效用为多少,边际效用为多少?(3)消费B商品数量越多,该人全部效用越大,对吗?TU的极大值在于MU等于0,MU=TU’=56-4B=0B=14TU=392在消费10个单位B商品时,TU=56×10-2×100=360效用量,MU=56-4×10=16效用量在消费18个单位B商品时,TU=360效用量,MU=56-4×10=-16效用量不对,从该商品的效用表达式看,明显表现为减函数,MU一开始就递减。所以在14单位前TU以递减的比率上升,到14个单位,全部效用达到最大值,过了这一点,TU就下降,MU不仅继续下降,而且变为负数。2、下列表式反映的是张先生对A、B、C、D四种商品的效用评价。A、B、C、D四种商品的单价分别为50、70、90和100,他目前的周收入为1410元,求出在此收入制约条件下的最大效用数量。商品A商品B商品C商品D单位边际效用单位边际效用单位边际效用单位边际效用140011901570136023502420238023403250337032703320420043204200430051505280518052806110624061506260780721071207200求出在1410收入制约下的效用极大值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全部安排完他的1410元的收入,要使他用于四个商品的最后一单位的每元边际效用彼此相等。(如果商品具有不可分割性,则要求近似相等),先列表求出四种商品的每个单位的每元边际效用,然后按照每元边际效用哪个大,先购买哪种商品的原则花费,在全部安排完1410元,结果他购买的TUB143923/6四种商品的数量为:5A,7B,3C,4D,是否满足在以收入制约条件下的效用极大化的两个条件:是否用完他的全部收入(用完),四种商品的最后一个单位的每元边际效用是否相等。1052102703003507090100效用量3.看他是否满足收入制约条件下效用极大化的两个条件是否用完全部收入:30×0.7+18×0.5=30元,用完了花费在这两种商品上最后一单位的每元边际效用是否相等:30/0.7=42.8620/0.5=40不相等,但注意,因为B商品的最后一单位每元边际效用比A商品的小,按理应少消费B商品,增加A商品的消费,以增加他的总效用,但从表上可知,放弃一个B商品只能得到0.5元,不能购买一个A商品(0.7元),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他还是近似地达到了效用最大化。4.不违背。边际效用是指物品的消费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效用的量。这里的“单位”是指一完整的商品单位,这种完整的商品单位,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效性的前提。比如,这个定律适用于一双的鞋子,但不适用于但只鞋子。对于四轮子而言,必须是有四个轮子的车才成为一个单位。三个轮子不能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