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同步测试必修二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6湘教版高中地理同步测试必修二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单选题1.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城市人口与就业分布时空变化明显。读图,回答问题。(1)上海市远郊人口就业增速快,是因为()A.制造业的外迁B.市区环境污染C.城郊农业发展D.城市用地不足(2)据图推测,2000—2020年,上海市()A.中心城区空心化明显B.近郊区失业率上升C.就业呈现分散化趋势D.远郊区老龄化加速2.下列问题中属于城市环境质量问题的是()A.内城衰落B.赤潮C.噪声D.就业困难3.下图是某时期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图中地区城市等级体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上海的城市等级比常州高B.上海的城市服务范围比常州小C.城市等级越低,城市数目越少D.城市等级越高,城市距离越近(2)该地区城市化带来的影响是A.生物的多样性增加B.使地表水下渗增加C.改善城市空气质量D.出现城市“热岛”现象4.近来,一个词很热,它就是“广场舞”。一面是挥汗如雨、激情四起的舞者,另一面是饱受折磨、不堪其扰的居民,甚至有些地方矛盾激化。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湘教版高中地理同步测试必修二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6(1)“广场舞”流行于广场,反映出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是()A.城市污染严重B.城市化水平过快C.城市人口增长过快D.城市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不够健全(2)导致舞者与居民矛盾激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离居民区较近,噪音扰民B.城市人口素质亟待提高C.城市居住用地紧张D.城市环境恶化5.图反映了某市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据图可知该市()A.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密切B.1990年以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C.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D.1950~1980年间城市发展非常迅速6.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B.城市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再扩大7.下列现象中,哪些属于城市的严重污染?()①出现酸雨、光化学烟雾现象②大气中的CO2增多,产生温室效应,城市内气温升高③工厂、交通工具造成噪声污染④交通拥挤,绿化面积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郊区城市化产生的交通“潮汐现象”是指每天早晨进城方向交通流量大,反向流量小,傍晚则反之。为此,交通部门设置了“潮汐车道”,以分解交通流量,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潮汐车道”大多设置在()A.市区中心B.商业区附近C.机场附近D.郊区进城干道9.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下图是某大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湘教版高中地理同步测试必修二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6有关该城市热岛强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表示晴天乙表示阴天B.正午时刻热岛强度最大C.城市规模越大,热岛效应越明显D.峰值时刻与太阳高度变化吻合10.下列不属于城市垃圾的综合利用方式的是()A.用城市垃圾发电B.生产新能源C.生产各种建筑材料D.生产生活消费品11.读“伦敦的城市规划和布局示意图”,思考伦敦曾经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为改善城市环境,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分散和减少大城市职能B.在城市周围建设新城和卫星城C.把政治职能为主的首都和经济完全分离D.选择新址,建新首都16.海尔公司准备回收废旧冰箱,此做法可以()A.减少城市垃圾B.主要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C.海尔公司是传统经济模式D.海尔公司为减少成本12.下列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正确的是()A.市区多建高速公路与铁路,缓解交通拥挤状况B.工厂建在居民区及其周围,方便工人上下班C.城市中心区建大型森林公园,扩大绿化面积D.建设新区与卫星城,解决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人口密集等问题13.降雨损失量是指降雨后可以被地表吸收、渗透的水量。读图,回答问题湘教版高中地理同步测试必修二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6(1)在相同的降雨量条件下()A.草地降雨损失量随时间呈直线上升B.1小时后,草地下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