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防治煤矿事故。根据(《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和《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程。2、临时停工的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示,禁止人员入内。3、现场创伤急救技术包括人工呼吸、心脏挤压、止血创伤(包扎)、骨折临时固定和伤员搬运。4、电子理研只能检查(瓦斯),光学理研即能检查瓦斯,又能检查二氧化碳。5、旧区检查必须两人一伙,(一前一后)保持一定距离。6、停风区中瓦斯浓度超过(3)%,必须制定安全排放瓦斯措施,报矿技术负责人批准。7、风速常用的单位是(m/s)。8、局部通风机和掘进工作面中的电气设备必须装有(风电闭锁)装置。9、光学瓦斯检定器包括(气路系统)、光路系统、电路系统三部分。10、《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层倾角大于(12°)的采煤工作面不宜采用下行通风。11、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应布置在新鲜风流中,且距回风口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0m)。12、《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巷道贯通后,必须停止采区内的一切工作,立即调整(通风系统),风流稳定后方可恢复工作。13、煤体采动前大部分瓦斯以(吸附状态)赋存在煤体中。14、三防装置是指防回火、防回气、(防爆炸)作用的安全装置。15、采煤工作面的瓦斯主要来源于采落煤块、工作面暴露煤壁和(采空区)。16、从煤层揭露之日起至煤层自然发火之日止的时间称该煤层(自然发火期)。17、硬质合金钻操作应注意使用(无岩心)钻头钻进时,均应带扩孔器或加保径合金。18、岩芯管的作用是容纳(岩芯)和导正钻孔用的。19、搬运钻机时不准(带电)搬运,打钻时必须使用铜顶工具。20、套管的作用可作为孔口管下入孔内直防止孔壁坍塌隔离(涌漏水层)的作用。21、钻杆的作用是向(钻头)传递破碎岩石的扭矩和轴向力输送冲洗介质。22、压力控制阀是利用(阀芯)上液压力和弹簧力保持平衡来进行工作。23、钻孔结构是指(钻孔)由开孔至终孔孔径变化。24、逆断层是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25、采取正确的取芯方法,应先卸钻头后(掏取岩芯)或采用水压(退芯方法)。26、高瓦斯矿井的相对瓦斯涌出量在(10)m3/t以上。1、正断层:27、正断层是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28、钻探向地下钻孔时,破碎孔底岩石的方法及所取的钻进技术措施称为(钻进方法)。29、在某一较小范围,煤(岩)层朝一个方向倾斜,这样的构造形态,称为(单斜构造)。30、(方位角)α角钻孔轴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磁化方向间的夹角。31.井下探放水坚持的方针;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32.在掘进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透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报告矿调度,撤离人员。33、探水钻孔除兼作堵水或者疏水用的钻孔外,终孔孔径一般不得大于(75mm)。34、矿用隔爆岩石电钻技术参数电机额定输出功率为(2Kw)。35、对—般伤员,均应先进行(止血和固定)、包扎等初步救护后,再进行转运。36、瓦斯抽放系统有:(管道)、瓦斯泵、流量计、安全装置。37、《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38、现场创伤急救技术包括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止血创伤包扎、骨折临时固定和伤员搬运。39、《规程》规定。井下一氧化碳的浓度不允许超过(0.0024%)。40、煤与瓦斯突出的三要素是:煤与瓦斯突出是(地压)、煤体结构性能和高压瓦斯三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41、冲击地压是井巷或采场周围的煤岩体在采动过程中变形能的释放而产生的一种以突然、急剧、猛烈破坏为特征的动力现象,是(矿山压力)的一种特殊显现形式。42、煤与瓦斯突出无声预兆有(瓦斯浓度忽大忽小)、煤质干燥光泽变暗、等。43、煤与瓦斯突出有声预兆有地压活动剧烈、顶板来压掉渣、有煤炮声和闷雷声等。44、“一通三防”是指矿井通风,防治(瓦斯),防治粉尘和防灭火。45、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m3。46、紧固用的螺栓、螺母、垫圈等应(齐全、紧固、无锈蚀).47、电工上岗必须佩戴操作证、(停电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