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常用传感器及其调理电路3-1从使用材料、测温范围、线性度、响应时间几个方面比较,Pt100、K型热电偶、热敏电阻有什么不同?解:Pt100K型热电偶热敏电阻使用材料铂镍铬镍硅(镍铝)半导体材料测温范围200℃~+850℃-200℃~+1300℃-100~+300℃线性度线性度较好线性度好非线性大响应时间10s~180s级别20ms~400ms级别ms级别3-2在下列几种测温场合,应该选用哪种温度传感器?为什么?(1)电气设备的过载保护或热保护电路;(2)温度范围为100~800℃,温度变化缓慢;(3)温度范围为100~800℃,温度波动周期在每秒5~10次;解:(1)热敏电阻;测量范围满足电力设备过载时温度范围,并且热敏电阻对温度变化响应快,适合电气设备过载保护,以减少经济措施(2)Pt热电阻;测温范围符合要求,并且对响应速度要求不高(3)用热电偶;测温范围符合要求,并且响应时间适应温度波动周期为100ms到200ms的情况3-3热电偶测温为什么一定做冷端温度补偿?冷端补偿的方法有哪几种?解:热电偶输出的电动势是两结点温度差的函数。T为被测端温度,0T为参考端温度,热电偶特性分度表中只给出了0T为0℃时热电偶的静态特性,但在实际中做到这一点很困难,于是产生了热电偶冷端补偿问题。目前常用的冷端温度补偿法包括:0℃恒温法;冷端温度实时测量计算修正法;补偿导线法;自动补偿法。3-4采用Pt100的测温调理电路如图3-5所示,设Pt100的静态特性为:Rt=R0(1+At),A=0.0039/℃,三运放构成的仪表放大电路输出送0~3V的10位ADC,恒流源电流I0=1mA,如测温电路的测温范围为0~512℃,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应为多少?可分辨的最小温度是多少度?解:VATRIuR19968.05120039.0100101300024.1519968.03VVuukRout,放大倍数应为15倍。可分辨的最小温度为3-5霍尔电流传感器有直测式和磁平衡式两种,为什么说后者的测量精度更高?解:霍尔直测式电流传感器按照安培环路定理,只要有电流IC流过导线,导线周围会产生磁场,磁场的大小与流过的电流IC成正比,由电流IC产生的磁场可以通过软磁材料来聚磁产生磁通=BS,那么加有激励电流的霍尔片会产生霍尔电压UH。通过放大检测获得UH,已知kH、H=B/、磁芯面积S、磁路长度L以及匝数N,由HHUkIB,可获得磁场B的大小,由安培环路定律H·L=N·IC,可直接计算出被测电流IC。不过由于kH与温度有关,难以实现高精度的测量;而磁平衡式传感器利用磁平衡原理,NPIP=ISNS,因此只要测得IS便可计算出被测电流IP,没有依赖性,精度更高。3-6某磁平衡式霍尔电流传感器的原边结构为穿孔式(N1=1),额定电流为25A,二次侧输出额定电流为25mA,二次侧绕匝数为多少?用该传感器测量0~30A的工频交流电流,检流电阻RM阻值为多大,才能使电阻上的电压为0~3V?解:由2211NINI,1000102512532112ININ当原边电流在0-30A变化时,副边电流变化范围为0-30mA,故100303mAVIURM3-7影响电涡流传感器等效阻抗的因数有哪些?根据这些影响因数,推测电涡流传感器能测量哪些物理量?解:传感器线圈受电涡流影响时的等效阻抗Z的函数关系式为由此可见,等效阻抗与电阻率、磁导率以及几何形状有关,还与线圈的几何数、线圈中激磁电流频率f有关,同时还与线圈与导体间的距离x有关。由此可知M与距离x相关,可用于测量位移、振幅,厚度等。R1、R2与传感线圈、金属导体的电导率有关,且电导率是温度函数,可用于测量表面温度、材质判别等。L1、L2与金属导体的磁导率有关,可用于测量应力、硬度。3-8压电传感器的等效电路是什么?为什么用压电传感器不能测量静态力?解:压电元器件电极表面聚集电荷时,它又相当于一个以压电材料为电介质的电容器,其电容量为式中,A——压电片的面积;r——压电材料相对介电常数;0——真空介电常数;h——压电元器件厚度;——压电片的介电常数;aC——压电元器件的等效电容。当压电元器件受外力作用时,两表面产生等量的正、负电荷Q,压电元器件的开路电压(认为其负载电阻为无穷大)Ua为这样,可以把压电元器件等效为一个电压源U和一个电容器Ca串联的等效电路。当压电传感器接入测量仪器或测量电路后,必须考虑连接电缆的寄生等效电容cC,后续测量电路的输入电容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