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体系建设工作内容和实施步骤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体系建设工作内容和实施步骤(一)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内容企业应依据《黑龙江省危险化学品企业风险等级判定标准(试行)》,按单元自下而上逐级辨识风险、评估分级、制定管控措施,自上而下逐级落实管控责任,从而实现安全风险分级可控、在控。1、排查风险点(单元)。企业要组织专门力量,充分发挥全员的作用,对每一个单元的风险(包括部位、区域、设备、设施、场所等)进行排查,建立风险点(单元)排查辨识登记表。2、判定安全风险等级。依据《黑龙江省危险化学品企业风险等级判定标准(试行)》,按照单元内的场所、设备(设施)固有安全状态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情况,将安全风险级别分为1、2、3、4级(1级最危险,依次降低)。有条件的企业可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法)或风险矩阵(LS法)等方法,对排查出来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风险类别,对其安全风险进行科学准确分级。(1)特殊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直接确定该单元风险等级为1级安全风险等级:a.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要求的;b.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设置紧急停车装置的;c.重大危险源罐区未实现温度、压力、液位等信息的远程不间断采集检测,未设置可燃和有毒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的;d通过定量风险评价的重大危险源,个人和社会风险值超过可接受标准且未采取降低风险措施的。2)各单元风险等级判定物质1.甲类物质;2.极度危险介质;3.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1.乙类物质;2.高度危害介质;1.丙类物质;2.中、轻度危害介质;不属于左述物质;容量(m3)1.气体>1000;2.液体>100;3.一、二级重大危险源;1.气体500〜10002.液体50〜1003.三、四级重大危险源1.气体100〜500;2.液体10〜50;1.气体〈100;2.液体〈10;温度500°C以上使用,其操作温度在燃点以上C以上使用,其操作温度在燃点以下;2.在250〜500C使用,其操作温度在燃点以上;1.在250〜500C使用,操作温度在燃点以下;2.在<250C使用,其操作温度在燃点以上;在〈250C使用,操作温度在燃点以下;压力100MPa以上20〜100MPa1〜20MPa1MPa以下操作1.临界放热和特别剧烈的放热反应操作;2.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或附近的操作;3.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1.中等放热反应操作2.系统进入空气或不纯物质,可能发生的危险操作;3.使用粉状或雾状物质,有可能发生粉尘爆炸的操作4.单批式操作;1.轻微的放热反应操作;2.在精制过程中伴有化学反应;3.单批式操作,但开始使用机械手段进行程序操作;4.有一定危险的操作;无危险的操作;设备年限1.储存设备20年以上;2.生产设备15年1.储存设备10〜19年;2.生产设备10〜14年;3〜9年3年以内注:企业要按照实际情况对每个项目进行打分,各项得分累加后得到的总分为基础分。②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情况系数值:未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系数为;取得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证书系数为;取得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证书系数为;取得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证书系数为1。③安全风险等级分级企业将风险取值得分乘以安全生产标准化系数后的得分,对照下表进行安全风险等级分级:总分值上21分15〜20分10〜14分6〜9分风险等级巨大(很高)重大(高)中度(中)低度(低)风险色度红橙黄蓝实施期限不能继续作业必须立即整改降低风险需要立即或限期整改降低风险需要整改控制风险需要注意可以接受3、制定分级管控措施。针对排查确定的单元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将风险管控责任逐一落实至企业的各层级(公司、车间、班组、岗位)和具体的责任人。管控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及应急处置措施等五个方面。1级(红色风险)为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应由企业重点负责管控,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只有当风险等级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2级(橙色风险)为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应由企业安全主管部门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管控;3级(黄色风险)为中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