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业课教案课程名称: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教学目的及要求:1、目的:为进一步强化安全责任,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加强对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的监督,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确保我矿安全生产2、要求:通过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知识的培训,让全体从业人员了解到更多的企业的管理概念和制度,大大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从而保证在岗位操作上的安全教学对象:安全管理人员教学重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事故案例教学方法:面授教学用具:黑板、电脑等教学地点:区值班室-1-第一讲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一、隐患排查治理小组组长:矿长副组长:各分管副矿长、总工程师及副总工程师成员:机关各部室及各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负责此项制度的具体实施和工作的协调。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制定具体措施,落实责任。二、责任划分1、矿长:对全矿的事故隐患排查全面负责。2、总工程师:对全矿的事故隐患排查进行业务指导。3、分管副矿长和副总:负责本专业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工作。4、安全矿长:负责审定事故隐患级别,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5、各机关部室和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辖区内的隐患排查、治理及其它现场管理工作。三、事故隐患分类A级事故隐患为重大隐患和危害严重的一般隐患。是指整改难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矿难以排除,需集团公司指导、协助整改才能消除的隐患,以及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期限在10天以上的。B级事故隐患为一般隐患。是指危害比较严重或者有一定的工程量,需要矿安排协调处理才能整改消除的隐患。治理期限在3-10天的。C级事故隐患为一般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区(科)能够整改排除的隐患。四、管理办法及要求1、各基层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和防控的责任主体。要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和建档监控等制度,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并要留有记录。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2、在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档案时,要按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类别分类建档,要明确整改标准和验收标准。3、上级各类检查提出的隐患问题,由安全管理部负责汇总,按照无纸化办公要求,在次日上传至生产信息网安全管理模块中,各单位自行下载,按规定要求分类登记并进行整改落实。4、每月1、11、21日为机电专业例会,由机电矿长牵头,生产技术部主管领导及各基层单位主管机电副区长参加,参会人员要对本单位所排查的隐患及治理情况进行报告。5、每月9、19、29日为矿安全例会,由安全矿长牵头,安全管理部主管领导及各单位主管安全副区长参加,参会人员要对本单位所排查的隐患及治理情况进行报告。6、每月矿经组织一次全面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矿长带队,各专业副矿长、副总、机关部室参加,对井下所有成产地区进行全面隐患排查,由安全管理部负责统计和汇总-2-并下发至各个相应单位进行整改。7、每旬业务保安部门组织一次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相关单位管理人员参加对本专业的隐患排查,并对排查问题进行汇总、记录,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安排整改消除和验收,检查结果要经专业主管矿领导签字后报安全管理部备案。8、每周至少各专业副总组织一次专业隐患排查,由专业副总带队、相应专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参加的综合治理隐患排查(周一综合治理检查、周二开掘专业、周三回采专业、周四机电运输专业、第五地测防治水专业、周六一通三防专业、周日地面管理专业),并对排查问题进行汇总、记录(附表1)。排查结果要在安全管理部存档备案。9、各单位正职对本单位的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每天组织对本单位作业范围进行隐患排查和风险控制,总结工作开展情况,分析隐患产生的原因,并对班组隐患排查和风险控制工作上报的资料进行审查、收集、汇总。每日将经过正职签字确认后的隐患排查日报表(附表2)于次日上午9:00矿调度会时交安全管理部值班人员,存档。所报隐患要按照《峰集三级隐患排查分级标准》所划分的级别进行填报。10、各单位对排查出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