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作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制冷班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二、岗位安全作业职责(一)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二)上岗必须按规定着装,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精心操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工艺规程,做好记录。(三)按照认真进行巡回检查,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各种事故苗头。(四)对本岗位做到日常事故隐患自我排查治理,包括班前、班中、班后的排查和处置。(五)做好设备保养,确保其安全功能完好有效,负责本岗位事故和紧急情况的报告和现场处理。三、岗位重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公司生产原料和产品均用冷库储存,冷库为液氨制冷冷库,液氨是制冷系统用于生产过程中控制温度的主要制冷剂,液氨为液化状态的氧气,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它是气态氨加压到0.7-0.8MPA时形成的,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相反液态氨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由于其良好的热力学性能,液氨作为制冷制被广泛用于制冷系统。依据《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界定,氨属于第2.3类有毒气体。《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条文说明第3.1.3中,乙类储存物品火灾危险性规定如下:1.28°C闪点V60°C的易燃、可燃液体;2.爆炸下限210%的可燃气体;3.助燃气体和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4.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5.助燃气体;6.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燃的物品。氨气爆炸极限为15.7-27.4%,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液氨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应定性为乙类第2项。液氨蒸发温度是-33.5C,一旦泄漏在室外条件下可马上形成气态氨气,有燃烧爆炸危险。氨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力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氨危险标识X9氨液气氨名文英3HN・♦式子分71±・♦量子分1±・♦号编NU00332・♦号编物货险危00O8B••号SECRT••号SAC理化性质-・♦CO点熔28O・♦X91±-水度密对目木53-・♦CO点沸6・♦X91±-气空度密对目木5231±・♦CO度温401±1±a)MPz(\力压n^—乙乙、水容・♦性解溶燃烧爆炸危险性义意无・♦CO点闪1±56・♦X9CO度温燃引71±・♦--VV/427.・♦--VV/合聚不W:危合聚料资无・♦MJ量匕匕厶冃燃引小最定稳・♦性定稳你氯酸氟酰素卤W:忌禁体气毒有类32第・♦别类性险危性激刺具有昜品0]■炸財>笄燃有引曾匕匕上厶冃玉热幼高器、宀^4!火至明执2遇亠咼冶。昆立炸学爆七成形烈匕匕HU厶冃合生混发P会空触与接。:等险性氯危特、的险氟炸危与爆氨不从若器气话断的土切能砂0可、y口孟讹向容氧风却一上冷、在r沫,喷泡□H^0-八・Q沁穿丿••须熄剂必许火员皿灭0毒性吸鼠小4・♦口经鼠・♦性莓性急健康危害者水生、8息肤度、闘划痰?一皮轻血腑砒沫猎致:充沏者泡游可毒部尉重色引氨豐少严舉液陋斛的商覚』沐wr中员r好W晞豐或議成等管合者O高造痰十符患諏或可咯支象,M氨飓r必征液噱”火线紿可此卩=xwX赵等停乳脈妒部窘楼呗作嘶歸胸吸休呼J>音俨;呼如用朿声象组有rJt有、O紫或冒反膜痛膨:妄起粘咽乙难肿詹引对、X困水、、可氨泪部吸肺迫氨庚流胸呼性窘度。浓现;现毒吸浓伤低出肿出中呼高灼四、劳动防护用品穿戴要求(一)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二)作业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三)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五、作业安全要求(一)检查设备各部位是否完好,管线、阀门、法兰以及仪表连接处密封严不严。(二)操作人员按规定穿防静电服装、鞋和手套等。(三)查看前一班次的交接班记录,是否有设备和工件异常情况,是否已排查。(四)查看周边作业环境是否无异常情况,包括电气箱柜及其线路是否完好。六、作业过程安全操作要求(一)制冷压缩机操作规程压缩机开启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记录,弄清该机、该系统停止运转的原因和时间。如果是事故或大修后停车,要搞清是否交付使用,交付使用手续是否齐全。2、检查系统中有关阀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压缩机到油分离器、冷凝器、高压储液桶管路上的阀门均开启。蒸发器到低压储液桶、压缩机之间管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