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小善意”运动对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启示 VIP免费

“小小善意”运动对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启示 _第1页
“小小善意”运动对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启示 _第2页
“小小善意”运动对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启示 _第3页
日本“小小善意”运动对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启示摘要:旨在加强公民社会道德教育的“小小善意”运动,在日本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实施亦不容乐观,面临较多的困境。日本的“小小善意”运动对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启示主要有:道德教育应注重培养人与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注重“小小善意”行为的强化和内化;注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协调。关键词:“小小善意”运动;中小学德育;启示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183(2020)02-0036-03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以原东京大学校长茂诚司为代表的日本各界有识之士共同倡导了“小小善意”运动,目的是加强公民的社会道德教育。该运动开展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在日本社会影响广泛。与日本相比,反观我国的道德教育则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这值得我们每一位德育实践者和研究者深入思考,以提高我国的道德教育水平。一、日本“小小善意”运动简介上世纪六十年代,日本青少年所处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化,青少年犯罪低龄化、滥用毒品、校园暴力、逃学等社会问题日趋严重。在这一背景之下,“小小善意”运动产生了。它的宗旨就是: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社会习惯,鼓励青少年要有勇气对周围的人表达自己的善意,并努力将自己的善意传播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它的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引导青少年开展各种活动,培养青少年的健康心理;通过开展绿色大战略、波斯菊战略等保护环境的活动,培养大家对周围人和地球的关爱之心,同时增强地区凝聚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包括捐款活动,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等。同时也推出了旨在改善人际关系的八项具体规则:1.见人一定打招呼;2.答话时声音要清楚;3.接受他人帮助要感谢;4.别人说谢谢时要答不客气;5.不乱扔废纸等垃圾;6.在电车和公共汽车上给老人和小孩让座;7.别人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8.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小小善意”运动迅速发展,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现今已在日本全国35个道府县建立了本部,210个市村建立了支部,运动的内容也在不断充实。在全国各地,该运动不仅吸引了企业、学校、地方团体的加入,还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另外,该运动还通过鼓励大家寻找并推荐“具有爱心的人”,为其颁发“小小善意”奖章,扩大运动的影响力。目前全日本已有420万人被授予过“小小善意”奖章。“小小善意”运动并不是日本的专利,其它一些国家也在开展与其宗旨相同,但在内容和形式上各有不同的活动。日本的“小小善意”运动还积极同国外组织开展各种交流活动,每年邀请世界各地的善意运动代表到日本参加研讨会议,大家互相就开展善意运动交流意见,并努力扩大参与国的范围。目前已有11个国家参与,并于1998年成立了“世界善意运动”组织,他们的口号是:“将善意传播到全世界”。实践证明,“小小善意”运动对净化孩子的心灵,增进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二、我国中小学德育面临的困境中国有句古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和“小小善意”不谋而合。无疑,我们教育孩子为善要从小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然而,对照日本的中小学道德教育,我国的中小学德育还是面临了较多的困境。(一)社会现实与学校、家庭教育的矛盾人必然生存于社会中,思想必然会受到社会的影响。一个有道德的人要具备哪些品质?刘次林通过问卷调查总结出“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这三项品质最为突出。但前段时间《重庆晚报》报道了一个案例:重庆市万州区初二学生万鑫在路途中扶起一位摔倒的老太太,不料,老人及其子女竟说他是肇事者,将他告到法院,要求赔偿。虽然赢了官司,但事隔一年,做好事的万鑫仍未从阴影中走出来。一向老实的他变得比过去更加沉闷,成绩也一落千丈。类似的案例近些年很多,大家对于这种报道似乎都已经见怪不怪。事实上,这种事情的发生必然加速社会道德风气的变质。作为老师或者父母,是否还能再要求孩子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官司虽然可以打赢,但这对于当事人身心的负面影响却是难以磨灭的。这些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