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年度社会保障工作总结2013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人力社保部门的有力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区委、区政府全面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坚持为经济转型升级服务、为人民生活幸福服务、为维护公平正义服务,创新人才发展理念,落实就业长效机制,完善城乡社保体系建设,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人事管理科学化水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一)完善就业长效机制,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围绕“就业优先”战略目标,落实促进就业长效机制,完善促进就业政策,突出创建工作“三化”目标,抓好为民办实事工程,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1.抓重点,就业帮扶机制进一步完善。完善促进就业政策体系。出台《xx市x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落实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积极就业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萧政办发〔2013〕136号)和《关于完善农村就业困难人员转移就业政策的通知》,调整我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积极就业政策,加强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工作。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1916人;引导和帮扶大学生和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13693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912人,分别完成区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目标任务的114.11%和119.41%。全区411个行政村开发273个公益性服务岗位,532名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公益性岗位进村达标率为66.4%,顺利完成上级要求进村率60%的目标任务。全区累计拨付就业再就业专项资金2.13亿元,惠及各类就业困难人员7.91万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2218.63万元,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3693.88万元,1.18万名农民工获得失业救助。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63笔。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6%,就业局势稳定。2.促双创,就业倍增效应进一步发挥。把创建充分就业XX县区和创业型XX县区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载体,推进创建工作系统化、日常化、规范化。在创建充分就业XX县区工作方面,出台《xx区2013年创建充分就业XX县区工作要点》,明确健第1页共15页全动态管理、完善跟踪服务、加强指导监督、加强业务培训和改进申报考评等五个方面工作要求。建立运行覆盖63万城乡劳动力的全区就业信息数据库,劳动力就业情况实现系统动态管理,畅通社保参保、停保记录、就业登记信息共享,开发失业人员跟踪服务需求提醒模块,推动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探索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绩效管理分类评估,全区11个街道、162个社区、411个行政村顺利完成创建充分就业的考核评估。在创建创业型XX县区方面,根据上级创建要求,围绕“253”创建工作目标,以“和谐创业”、“全民创业”为主题,完善五大体系建设,认真梳理台帐,积极推进创业型XX县区建设。3.树品牌,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积极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举办xx区春季和夏季人才交流大会暨萧山生源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招聘会,350家(次)单位设台推出岗位8271个,进场人数5000余人次,达成初步意向3688人次。实施“走出去”战略,组织区内71家企业参加XX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大会、第十五届(2013)西博会杭州人才交流大会,推出需求岗位1807个。依托人才交流合作基地开展校园招聘活动,组织区内202家(次)企业赴浙江理工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院校举办校园专场招聘会,共推出岗位5705个。开展“就业起步你我同行”2013年xx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172家单位设台推出岗位2887个,达成初步意向1340人次。推广见习训练工作,新增见习训练基地26家,全区见习训练基地达76家,推出见习岗位200余个,共推荐225名毕业生参加见习训练。全年,办理毕业生就业协议鉴证7325人,办理毕业生报到2003人,推荐就业205人。建立萧山生源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制管理信息库,共梳理萧山生源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374人,对未就业萧山生源毕业生尤其是萧山生源困难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落实好双向补助政策,已有1206名毕业生明确就业去向。组织开展再就业培训班82期,4646人次参加培训。组织现场招聘会12场,274家企业提供岗位17095个。积极创新服务形式,发挥萧山手机报“岗位招聘”、农村华数数字电视“劳务信息”、萧山广播电视台“春季招聘直通第2页共15页车”等求职招聘途径,开展送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