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科一、师资的规格和配备1.各级各类学校的艺术教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艺术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具有较为全面的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高的道德和文化素质,掌握艺术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具有从事课堂艺术教学和组织、辅导课外艺术教育的能力。根据国家现阶段对各级学校教师的学历要求和当前学校艺术教育的需要,幼儿园和小学艺术教师一般应具备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初级中学艺术教师一般应具备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高级中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的艺术选修课教师一般应具备大学本科文化程度。2.配备合格的艺术师资是学校开设艺术课程,保证艺术教学质量的首要条件。幼儿园不分科,所有教师都应具有多种艺术教学的能力,有条件的幼儿园可设专任艺术教师;乡(镇)以上的小学、初中、高级中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都应设专任艺术教师。3.学校艺术教师的配备,应在执行国家教委关于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编制和工作量规定的范围内,兼顾艺术教学的特点,适当放宽比例。城镇小学教学班数与艺术教师配备的参考比例为:音乐学科1:0.16,美术学科1:0.14;农村小学教学班数与艺术教师配备的参考比例为:音乐学科1:0.14,美术学科1:0.12;初级中学教学班数与音乐、美术学科教师配备的参考比例各为1:0.10;高级中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艺术选修课教师的配备,可由学校根据艺术教育的特点,艺术选修课的门类、课时和本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合适的比例。对目前暂不具有条件配备专任艺术教师的学校,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应通过多种渠道,合理解决本地区和本校的艺术教师缺额问题,可按区域设立中心艺术教研组;在邻校间开展互相协作,交流授课;聘用校内外有艺术专长和教学能力的其他人员兼职等,使本地区、本学校的艺术教育能正常地进行。课程设中等职业学校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将艺术课程纳入、.第四章美术课程管理第七条.课程设置根据200]年教育部制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小学阶段学生必修美术课程为每周2学时,学期课时36节;.初中阶段学生必修美术课程为每周1学时「学期课时18节。根据2001年制定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和高中课程体系实施的具体规定,我省高中阶段美术课程实行学分制(3分),在“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教学模块中,:美术鉴赏”为必修课程、36.学时,2学分,除此之外,在高中阶段,学生还要选学其他模块中的-个(18学时,1学分),从而宪成54学时,3学分.第八条课程结杓.公共基础必修课,保证学时。普通高校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丰富的艺术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性学习。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艺术课程。三、器材设备附件三: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修订)修订说明一、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加强美术教学,改善办学条件,落实教育部颁布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组织,在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的基础上修订此目录。二、本目录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稿)的要求,并参照《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编写的,旨在指导中小学配备美术器材。配备必要的美术器材是有效地实施美术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学校领导应予以高度重视,教育行政部门也应将其作为督导检查的对象和内容。三、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教育基础差异较大,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目录中列出了三种可供选择的配备方案,分别适应不同办学条件的学校。办学条件好的学校应努力按第一种方案配备;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应按第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