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学校育人文化作者:赵印奖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2年第15期[摘要]学校是一个文化组织。学校文化的本质在于用文化精神培育人,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校文化建设重在营造学校育人文化。学校文化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营造育人文化是多方面、全方位的。要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引领,以和谐的育人文化熏陶,以民主宽松的管理文化发展,以创新的教学文化提升。[关键词]学校文化;育人;引领;熏陶;发展;提升[中图分类号]A[文献标识码]G47[文章编号]1672-1128(2012)015-0033-04学校文化已经成为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特征,蕴含着一所学校的办学品位。尽管人们对学校文化的内涵认识不统一,对学校文化的概念尚有争论,但不容怀疑的是,学校是一个文化组织。学校文化的本质在于用文化精神培育人。而不是用技术行为打造人。学校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文化建设重在营造良好的育人文化。营造良好的学校育人文化,是树立学校品牌形象,提升现代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所在。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不同。学校文化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营造育人文化是多方面、全方位的。主要应在以下几方面努力。一、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引领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是水乳交融的关系。校长是学校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的引领者。“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这是从校长的办学理念、专业素质能力和人格品质魅力三方面来说的。首要一点,校长要以先进的办学理念来引领学校发展和营造学校育人文化。这里所说的办学理念是一种办学观念,是办学思想、灵魂和信念,它的内容包含有办什么学校、实施什么教育和培养什么人才等三个重要命题。校长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蕴含着学校育人的文化精神,决定并影响着校长教育管理的行为,师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及生命发展轨迹,学校育人文化的品牌形象。校长办学思想是对办好学校愿景的描述、主张和解释,是对办好学校的理性思维和整体认识。校长办学思想明确,办有灵魂、有文化的学校,学校才能创新和发展。校长办学理念要先进,办学思想要正确,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具体来说应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要充分体现国家的培养目标。要通过对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的实践追求,使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得到全面落实,使国家课程改革得以全面实施,而不能在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方面主观随意和打折扣。要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正确,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而不能片面或畸形发展。第二,要充分体现对主体生命的尊重和关爱。要以人为本,通过办学理念的实践追求,给每个学生注入富有价值内涵的、既有的客观精神文化,最大限度地使全体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以提升学生健康成长的生命质量,不准有排斥、歧视“后进生”“学困生”等对主体生命的不尊重行为发生。第三,要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育人文化。一个富有思想又讲究实际的校长。要对学校历史文化积淀进行分析反思、审时度势、把握现实、憧憬未来,力求办出个性鲜明、具体实在的学校。不好高骛远,不空喊口号。努力打造学校个性品牌文化。使学校具有竞争力。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包括校长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课程观、质量关、人才观和管理观,决定并影响学校办学目标的过程和方法、学校文化发展所从事的具体实践行为、学校教育的品质。校长办学理念、办学思想的提出,不是给人听和看的“口号”和“标语”,而是学校师生共同追求的理想精神,是一种认同并付诸实践行动的文化信念。一方面,是需要被教师理解、认同的教育理想和精神:另一方面,校长要把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作为引领,成为指导学校文化发展的思想文化核心。进而贯彻、渗透到校训和学校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并内化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以此作为学校办学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校长要想实现对教育思想的引领,就要研究和培养教师成为有教育思想的人,引领用教育思想武装了头脑的,履行教书育人光荣使命的教师队伍。校长前瞻性的办学思想,高远的培养目标,富有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情怀,让教师心中永远有追求,让学生充满着天天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