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局早稻收购和打非治违汇报一、关于早稻生产、收购、价格走势和粮食轮库等情况1、早稻生产情况。20XX年全县早稻种植面积52.8万亩,品种结构较往年有所变化,优质品种比例增加,主要有软粘、丰农丝苗、早香、泰国丝苗等,预计早稻总产4.6亿斤。全县已落实粮食订单面积62万亩,其中:早稻30万亩,中晚稻32万亩,超计划完成市局下达的订单任务数。2、早稻收购和行情特点。20XX年7月5日我局召开了全县早稻收购工作座谈会,县12家规模较大的粮食加工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就今年的早稻收购进行了座谈分析,预计今年早稻收购的价格走势及收购形势有以下特点:一是有涨有跌,总体下降;二是常规品种涨幅较大,优质品种会下跌。因此大家认为今年的早稻收购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一是市场低迷,入市谨慎;二是应协调统一,降低经营成本。3、关于粮食轮库。今年上半年我县中央储备粮早谷轮出计划800万斤,已销售400万斤,占50%,价格128元百斤。省级储备粮早谷轮库计划400万斤,6月底在粮食批发分市场成功拍卖200万斤,已全部空仓,价格128元百斤。县级储备粮早谷轮库计划400万斤,已销售近200万斤,价格130元百斤,以上轮出都抓住了机遇,把握了时机,争取了好的效益。现在轮入市场已开始,库已于11日开始轮入新粮。二、关于“打非治违”问题按照吉市粮行字[20XX]10号文件的要求,我局召开了全县粮食系统“打非治违”工作动员大会,制定了“打非治违”工作方案,成立了“打非治违”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国储库和枫江粮管所作为重点单位,以危仓、薰蒸、施药、防保为重点工作,狠抓重点,提警全局,6月份县局组成了3个“打非治违”工作组,对全县粮食系统20个基层单位进行了“打非治违”情况督查,发现隐患1起,已当场下发整改通知书限其7月份整改完毕。7月上旬县局再次抽调有关人员组成督查组进行督查,未发现新的安全隐患,6月份发现的1起隐患经过整顿已验收合格。8-9月,我局将继续贯彻上级“打非治违”文件精神,进第1页共3页一步全面落实制定的工作方案,切实把“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建立“打非治违”的长效机制。三、关于工作目标完成情况20XX年上半年我县粮食系统工作亮点主要集中体现在“一稳、二降、三好、四顺、五加强”几个方面。即:一是全系统运转和职工思想、队伍平稳;二是全系统费用总额下降和上岗人员及其工资总额下降;三是全系统职工精神面貌好、局机关作风整顿效果好、服务质量和效率好;四是与县财政、县社保、县质监、县农发行的关系全面理顺;五是加强了资产管理、费用管理、粮食库存管理、人员定编定岗的管理和目标管理考评。具体工作措施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即: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团结务实和领导重视。主要工作情况突出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1、粮食收购方式创新。6月份,我局与某中储粮库签订早谷收购协议1万吨,这是多年来我局最大一笔订单,并由对方提供资金、确定价格,我局收取代收代储费用,该业务可获利40万元以上,无半点风险。同时,我局粮管所已于当地四个加工厂签订收购合同近6700吨,该所便可获利40万元。2、县级储备规模到位。上级下达我县县级储备粮规模1000万斤,前几年已到位700万斤,还欠300万斤,今年5月我局多次找县政府请示,于今年5月将欠储的300万争取到位。目前我县1000万斤的县级储备粮规模全部落实,是全市唯一落实全部县级储备粮规模的县。3、争资立项进展顺利。我县粮库改扩建2.5万吨的项目进展顺利,各项申报资料基本准备完毕。4、“放心粮油”榜上有名。米业公司已经省里批准,本月12日将到省局大会上接受“放心粮油示范企业”授牌。5、遗留问题妥善处理。对拖欠职工基本养老金等遗留问题,我局在春节前就及时进行了协调处理,化解了人为矛盾产生。6、行政执法有效推进。一是及时向县政府领导汇报,并提交请示要求成立县粮食行政执法大队和军供站等机构。二是首次争到到县财政预算安排我局今年粮食执法检查经费5万元。7、经济效益大幅提高。今年上半年全县未出现新的亏损,第2页共3页并有盈利。半年来,费用大幅下降,共节约各项费用55万元,占年目标的55%,超进度完成目标任务。8、宣传报道有声有色...